农企新闻网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发布者:何阳明
导读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与国情相适应的方针和政策,确保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

1、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与国情相适应的方针和政策,确保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克服了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之后的崭新制度,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这一优越性不是天生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难以体现出来。正如邓小平所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改革就是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改变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我国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从人口大国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基本国情出发,制定改革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制度因改革而被赋予了生机和活力,党因领导和推动改革而具有凝聚力,国家因改革而增强了综合实力,老百姓因改革而得到实惠,并进一步拥护改革。

2、始终围绕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线。虽然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回顾一下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做出了要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一次提出了要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根本意义在于允许市场存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则进一步提出了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提出要缩小国家统一定价范围,适当扩大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范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得以明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所有制问题上,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让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迸发活力。各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实质上都是围绕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主线展开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始终坚持改革与开放互动,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带动改革。党的十二大报告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首先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并鼓励外资到我国投资,吸引国外资金、技术、人才以弥补国内不足,同时,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条件的成熟,开始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新格局。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我国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阶段,进一步带动国内各项改革。可以说,没有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形成全面的对外开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守封闭的经济。同样,没有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搞市场经济,改革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当代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

4、始终坚持渐进式改革,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即使在1978年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达到9.6亿。要在一个超级人口大国搞改革,前人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经验,别国没有给我们提供可以照搬的模式,而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先选择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试点,不断地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到全国。正如邓小平所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始终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等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0多年来,不仅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样,政治、文化、社会体制等各项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一方面,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其他改革,它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没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其他各项改革就没有物质基础;同样,没有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深入下去;没有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当然,每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平行推进,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认识深入及客观要求,有先有后,循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