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人民大会堂多少钱(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

发布者:丁俊林
导读1958年10月28日,天安门广场上,人民大会堂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4000余名职工的劳动号子,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加上各种施工的机器轰鸣之音,工地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建国

1958年10月28日,天安门广场上,人民大会堂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4000余名职工的劳动号子,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加上各种施工的机器轰鸣之音,工地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建国以前,毛主席在延安时,就产生了这个设想。希望在革命胜利以后,建设一个足以容纳万人开会的大礼堂,作为党的领导人和群众一起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一直到1958年,中央才敲定了建造万人礼堂的计划,地点就选在天安门前。

1958年9月5日,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同志正式传达了中央关于筹备庆祝建国十周年的通知。在建国十周年以前,要建造好九大公共建筑(加上原有的工业展览馆共十大公共建筑),其中就包含了大会堂(当时虽然未定名“人民大会堂”,本文后续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称之为“人民大会堂”)。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毛主席十余年的设想即将破土动工,这是一件举国欢庆的大喜事儿。全国的建筑专家受邀之下,于9月10日晚间云集北京,参与到这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建筑工作中来。建造人民大会堂这件伟大且光荣的任务,令每一位有幸参与其中的人都倍感自豪。但这项任务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仅仅从时间要求这一项来看,想要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就必须要创造奇迹才行,如果按照以前的一些建筑案例所用时间推算,在建国十周年以前完成这项工程基本不可能。

要知道,当年建成联合国大厦用了7年,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则耗时14年,而瑞士日内瓦的万国宫建成也用了8年时间。反观留给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时间,仅有十个月左右(人民大会堂想在1959年国庆投入使用,必须在9月1日前完成施工部分才行,后续还有一些宴会的准备工作需要时间)。在主管大会堂工程的设计工作的沈勃来看,建造人民大会堂在当时的建筑史上,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先例。设计超前,施工量大,工期特别短,想要保质保量地如期完成这项任务,就意味着需要创造奇迹。

最重要的是,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各种物资极其匮乏,而人民大会堂对于中国人民而言,又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为此,周恩来明确指示,人民大会堂的建造所用材料,必须全部使用国货!周恩来的这项指示一出,立即点燃了全国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各地工厂和工人全都投入到人民大会堂所需材料的制造工作中,让人民大会堂在建造之初,就与“人民”一词息息相关。

建造人民大会堂的任务,是神圣的,也是艰难的,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无惧任何困难,更不怕创造奇迹。试问,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还少吗?

建造人民大会堂之前,拆迁工作成第一个难题

人民大会堂的选址是在天安门广场的红墙外,那片区域在当时属于繁华市区,有一条名为皮市街的繁华商业街,其中有大量的营业商铺。在商业区的周围,还有大量的民宅。按照人民大会堂的规划,仅建造大会堂一项,就需要拆除机关单位67处,民宅684户,所涉及的房间达到3993间。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机关单位的拆迁工作,势必会影响相关单位的一些正在进行的工作,但这些都可以克服。拆迁民宅的工作,困难程度就要大上许多。其一,要考虑到居民的意愿,如果有人不同意,就需要进行劝导。而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工期,根本不允许在这项工作上花费太多时间;其二,即便所有住户都同意拆迁,如此大面积的拆迁工作背后,是大量居民的住房问题,短时间内如何安置他们,也是一个难题。

住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居民,有很多都是老住户,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让这些人放弃自己的祖宅,确实不太容易。而且,住在那里的居民,都为自己住在皇城根儿下而倍感自豪。但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事关国家,必须进行。负责拆迁工作的同事,已经做好了面对任何困难的准备。但真正开始这项工作的时候,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这项本该异常艰难的拆迁工作,进展地却非常顺利。

1958年的这次拆迁工作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同事曾经拍过一段影像,记录了一家人正在搬离老房子的情景。这家人有两个小姐妹,一个叫李萍,另一个叫李明,李明是妹妹,当时只有5岁。

后来,这两位小姐妹已经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接受采访时对当年搬家的情景依然印象深刻。李明回忆称,自己当时的年纪小,听说要搬家觉得很热闹,非常高兴。姐姐李萍的回忆与妹妹有很大不同,她说:“那会儿你还小,我挺舍不得的。”

李萍的话,相信是当时很多人心里的话,搬离自己的老房子,心中有些舍不得,人之常情。李萍和李明家搬离的决定,是她们的母亲决定的。1958年9月份的一天,身为街道治安主任的母亲接到通知,她家住的位置要盖一座可以容纳万人的大礼堂,需要她搬家。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李萍的母亲接到通知后,没有一点犹豫,称这是支持国家建设,还打算起一个带头作用,要第一批搬走。但在搬家之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同志找到她们,要拍一段影像,记录她们搬离老房子的过程。所以,她们家成了最后一户搬走的人家。根据两个姐妹后来回忆,在她们的印象当中,街坊邻居得知要盖人民大会堂后,都积极响应号召搬家,没有人犹豫,更没有人抱怨。

在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下,搬迁工作的开展很顺利,但短时间内的巨大搬迁量,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住房不足。搬出去家的这部分老百姓,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房子给他们居住。北京市房管局将此事汇报给周恩来以后,周恩来当即决定,将科技馆、美术馆、国家剧院、电影宫推迟缓建,节省出来人力物力全都用来解决搬迁户的居住问题。人民最敬爱的周总理,总是把人民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得知搬迁户的居住出现问题,不惜暂停重大工程的施工,也要保障搬迁户的居住。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即便如此,人民大会堂相关的拆迁工作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按照计算,想要完成这项工作,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这将导致的后果是,人民大会堂将无法赶在建国十周年之前完工,工作人员对此心急如焚。但结果是,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庞大的搬迁工作。国家的关怀、周总理的关怀,让人民感受到温暖,百姓对国家的大力支持,创造了奇迹。

原来,搬迁户当中,有一部分人接受了国家安排的居所,更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具备独立找到新居所的能力,在拿到国家给的一些搬迁款后,不愿给国家添麻烦,自己承担了寻找新住所的任务。在许许多多的搬迁户当中,一名叫宋大忠的老住户,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来,讲出了自己家搬迁的那段经历,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整个搬迁过程的缩影。

宋大忠,当年只有12岁,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一起居住在钱府胡同26号,位于现在的人民大会堂的西南角。

根据宋大忠的回忆,这处老宅,是老两口在1952年购置,打算在此安度晚年。1958年,已经在此地居住6年,听说要盖人民大会堂,一家五口没有任何犹豫,主动找车开始搬家,拿了国家给的几千元钱,本着不给国家添麻烦的想法,选择自己出去找居住的地方。

在当时,有很多家庭和宋大忠一家做出一样的选择,自己搬离,自己找新的住处,不给国家添麻烦。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支持,搬迁工作才能以远远超出预期的短时间内完成,人民大会堂的施工才能顺利在10月28日破土动工。然而,拆迁难,只是建造人民大会堂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之一。

人手不足,物资匮乏

人民大会堂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仅仅是工程指挥部就分为了北段、中段、南段三个分部。第一分部负责北段宴会厅;第二部分负责中段中央大厅和大礼堂;第三部分负责南段人大办公楼。这三个分部的工作,既统一,又独立,因为工程所需的材料不足,还需要每个分部边施工边备料。

由于工期很短,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设计问题,导致施工困难,根本没有时间反复修改。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主管大会堂工程的设计工作的沈勃找来了大会堂总工程师张镈,指派他带领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们,直接到搬到大会堂工地现场办公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沈勃此举,堪称老练,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最为明显。其一,许多大型工程进度慢的原因,在于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差距,前期设计工作一旦可行性低,施工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困难,施工方将困难反馈给设计他团队后,设计团队再提出新的方案,时间就在这个过程中流逝了。如果设计团队现场办公,施工团队遇到任何困难或者发现任何设计的问题,可以立即反馈,并迅速取得新的可行性方案,保证施工进度;

其二,在施工过程中,有哪些设计对施工要求过于苛刻,施工难度较大,设计团队就可以现场进行指导,施工团队与设计团队相互协作,最终取得双方都能满意的效果。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工期,又能保质保量。

镈很好的完成了这项任务,与40余位建筑设计师在施工现场办公,将图纸意图最大化的传递给施工团队。可以说,人民大会堂的施工,绝对算得上是安排得当,计划周密。但这项工程的难度之大,还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新的问题继续出现,令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刚刚开始不久的协作,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

什么问题呢?人手问题。大会堂工程选址在天安门广场外的一片区域,在人民大会堂施工之前,就对这片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过简单的勘探。初步认为在这片区域施工时,要挖至4米深的老土层,这样才能确保大会堂的地基稳固。但实际施工时才发现,4米深的位置根本达不到老土层,要整整挖到深8米的位置才能达到老土层。大会堂的地基稳固问题是大事,马虎不得,挖土的深度必须要达到8米才行。这样一来,原本预计的土方量是14.2万立方米,现在却增加到了35万立方米,这计划之外的20多万立方米的土方,令指挥部犯了难。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当时的中国不比今天,根本不具备挖掘土方和运输土方的先进设备,只能靠人力肩背手提,本来按照14.2万立方米的土方量,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人手来挖掘运输,突然增大的土方量,一下子让原本充足的人手显得捉襟见肘了。地基挖不完,后续的很多施工项目都无法进行,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难题。找到足够多的人手,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指挥部向全国发出了号召。为什么说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离不开人民?就在于此。在建造人民大会堂遇到人手不足的情况时,全国人民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报名,一支“义务劳动大军”很快就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工地上,靠着对国家的热爱和一腔热情,硬是将这多出来的20余万立方米的土方给搬走了。据统计,整整有30万人次参加到了人民大会堂建设工程的义务劳动当中。这样伟大的场面,如此伟大的人民,在其他国家是很难看到的!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雷锋同志也准备响应号召,加入到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中去。遗憾的是,当时在辽宁地区只招木工、瓦工、钢筋工,雷锋因此与人民大会堂失之交臂。据他的战友回忆,雷锋当时遗憾的表示:

“没能为大会堂建设添砖加瓦,是我一生的一大遗憾。”

其实,笔者认为雷锋同志不必遗憾,因为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每个人做贡献的位置不同,但那份爱国的热情是一样的。

人手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国庆工程第5号简报当中,阐述了一个新的困难——资源匮乏,钢筋短缺,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很快面临停工。

钢筋:至今1吨也没有,这样即便解放军展览馆和人代礼堂能在10日以后开工挖土,但如钢筋不能及时供应也将中途停工……如果由于材料供应不上而不能如期开工或中途停工,则不仅影响整个工期,而且会产生极其不良的政治影响,首先是广大建筑职工的热情受到挫折。

国庆工程办公室

1958年10月6日

从上述内容来看,直到破土动工22天前,钢筋甚至连1吨都没有。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这是准备不足。其实不然,彼时的中国资源极其紧缺,想要在短期内获得充足的钢筋,恐怕只有向外国进口才行。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但人民大会堂的意义并非仅仅是一个建筑而已,更具备着特殊的政治意义。为此,周恩来对此专门作出指示,工程所用的材料必须全部使用国货!笔者认为,周总理的这个指示,其实就是想告诉全世界,中国有能力创造任何奇迹。同时也告诉世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决心!

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后,国庆工程指挥部向全国求援。全国的工厂和工人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生产,建造人民大会堂所需的材料,开始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向北京涌来。

不仅如此,一些生产能力出众的企业,不仅为人民大会堂工程供应材料,还担负起一些重要的生产任务。比如大家熟悉的那个重达2000公斤,高4.85米、宽4.5米的巨大国徽,就是由北京市东城区五金机电厂制作而成;而大礼堂顶部的那颗巨大五角星,则是由蒙古包头钢铁公司二局和上海长征化工塑料制品厂共同制作;鞍钢还专门特制了4000余吨钢材给人民大会堂工程,用于日后制作人民大会堂顶棚钢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人民大会堂工地材料匮乏的难题迎刃而解。值得骄傲的是,哪怕小到一颗螺丝钉,都采用的国货。

工程师利用“土法儿”攻克了一个技术难关

克服了1958年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指挥部在1959年初迎来了一个新的困难,“技术难关”成了这一年需要面对的关键词。

提到人民大会堂,相信即便没去过的人,只是看到照片中的人民大会堂,也会对大会堂恢宏大气的穹顶印象深刻。建造人民大会堂时,这个顶棚采取了“满天星斗,水天一色”的设计理念。想要在施工过程中,将这个理念展示出来,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既然是满天星斗,就必须要给人穹顶为天的感受,想要做到这一点,顶棚就必然不可以用柱子来支撑。如果出现柱子,满天星斗的设计也就失去了意义,最多是顶棚布满星星的感觉;

其二,作为一个可以容纳万人的大会堂,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高度,这样才能体现出恢弘大气,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天高海阔”的感觉。

乍一看去,这两点其实很矛盾,顶棚越高,就越需要稳固的支撑点。通常的建筑,都会采取增加立柱的方式来获得稳定性,而人民大会堂的穹顶,又恰恰不能使用柱子。好在,这个难题在设计团队的不懈努力之下解决了,采用了以钢梁替代柱子的形式,来支撑“满天星斗”的穹顶。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前文有过介绍,鞍钢为了帮助人民大会堂工程完成钢梁制作,专门特制了4000余吨钢材。为什么制造钢梁的钢材需要特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穹顶需要12根承受力极强的特殊钢梁,想要制造这样高强度的钢梁,自然就需要特制的钢材。

沈阳桥梁厂接下了制造特殊钢梁的任务,总共生产12根,每根钢梁的高度为7米,长度为60.9米,重量高达55吨。沈阳桥梁厂虽然对生产钢梁有很丰富的经验,但一直以来生产的都是用于桥梁的钢梁。这样的钢梁用在大会堂的顶棚,尚属首次。

1959年3月21日,这一天是钢梁起吊的日子,沈勃和国庆工程指挥部的所有成员全都来到大会堂施工现场。钢梁起吊这件事情,对人民大会堂穹顶的建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最终成功,在此一举。

根据计算,想要完成施工,必须将12根钢梁起吊到45米高的位置。一根钢梁的重量为55吨,中国当时尚未具备如此吨位的起重机,只能采用两台起重机一同起吊的方式。当天上午九点,随着一声哨音,起吊钢梁的工作开始进行。结果,问题出现了。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起重机开始工作后,钢梁却并未如期望的那样缓缓升起,而是一端抬起,另一端却迟迟无法离开地面。更令人揪心的是,本来平直的钢梁逐渐开始出现弧度,一扭一摆之下,开始失去平衡。

这种情况出现,意味着起吊工作的失败。因为钢梁发生扭曲后,就会发生变形,偏离了最初的设计方案,即便吊上去也无法严丝合缝地与其他钢梁紧密衔接。而人民大会堂的建造,肯定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次起吊,全部失败。特制的12根钢梁,1根备用品都没有,强行起吊的后果无法承担。起吊工人只好暂时将吊起的钢梁重新放回地面。如何解决钢梁起吊问题,成为指挥部热议的焦点。就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建工部的工程师包瑞林提出了一个他知道的“土法儿”

包瑞林认为,可以用两个钢的龙门架固定钢梁,再增加一个水平梁,最后制作一个菱形的钢架固定钢梁,这样就可以改变钢梁的受力结构。

包瑞林提出的这个“土法儿”,简单来说就像是给钢梁做了一套夹板,类似医生给骨折的部位做的保护夹板,保证钢梁在起吊过程中不受损坏。这个“土法儿”最终得到了采纳,工程指挥部立即开始着手准备,三天三夜的赶制,菱形钢架制作完毕。

1959年3月30日,第四次起吊开始,在菱形钢架的保护下,1根钢梁顺利起吊,引起现场的一片欢呼声。这里形容起吊的过程很简单,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12根钢梁的起吊和安装,整整用去57天的时间才算完成,时间过半,而进度才达到40%,想要创造奇迹,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施工方式。为此,所有人都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为了缩短大礼堂顶棚的建造工期,架子工想出了一个绝招——搭吊架!大礼堂顶棚上留有512个灯孔,132个通风口,这些位置成为设置吊架的关键点。

工人从已经搭建好的钢梁上垂下一根根不落地的杉篙(意思为杉树一类的树干砍去枝叶制成细而长的竿子),绑成30多米高的悬空脚手架。这样一来,负责地板施工的同志,因为高空脚手架没有支柱立在地面,完全可以和顶棚同时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

在悬空脚手架的帮助下,整个大礼堂的空间被立体分出8层操作台,施工人数也从原来预定的1000余人增加到6000余人,立体交叉作业的方式,令施工进展飞快,顶棚建设原本需要半年的工期,仅用40天时间就顺利完工,令人不禁感慨中国人民的智慧真伟大

就这样,经过全国人民的多方努力之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成功建造成人民大会堂。1959年8月底,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大会堂顺利完工。1959年9月24日,大会堂正式交付使用。

1959年9月9日晚,毛主席与众人来到大会堂的工地。万里向他汇报:“万人大会堂还没有正式命名。”毛主席问:“你们都怎么叫的?”万里答道:“施工中工人都叫它大会堂工地,有人提议叫人民宫。”毛主席想了想说:“‘宫’嘛,有些封建,我看,就叫人民大会堂吧!”

建人民大会堂为何是奇迹?开工前1吨钢筋都没有,10月后却完工了

10个月时间,中国人民建造出人民大会堂,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人民大会堂,从设计到建设,与人民息息相关,是人民的殿堂,更是共和国的殿堂。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令所有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全部材料都使用国货的人民大会堂,向全世界宣示,中国人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伟大奇迹,这样的伟大国家和民族,任何人都无法战胜!

参考资料:《人民大会堂建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