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商周到秦汉时期,黄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的重要食粮之一。《战国策》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霍羹。”到了汉武帝时,中原地区连年灾荒,大量农民移至
从商周到秦汉时期,黄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的重要食粮之一。《战国策》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霍羹。”到了汉武帝时,中原地区连年灾荒,大量农民移至东北,黄豆随之引入东北。东北土地肥沃,加上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精心选择和种植,黄豆就在东北安家落户。
公元前1世纪《汜胜之书》记载,当时我国黄豆的种植面积已占全部农作物的十分之四。 根据在长沙出土的汉墓文物中有大豆一事说明2000年前在中国南方已有黄豆种植。
《宋史·食货志》记载,宋时江南一带曾遇饥荒,从淮北等地调运北方盛产的黄豆种子到江南种植。从《汜胜之书》可以看出2000多年前大豆在中国已经到处栽培。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熙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