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批自住型商品房设计方案亮相。
16020套!日前,北京市2013年第一批自住型商品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展出,首批展出的7个项目分布在海淀、朝阳、昌平、丰台四区,预计明年二季度末能够入住。而在最近一周以来,共有7宗土地出让涉及自住型商品房配建用地。
按照北京市计划,今明两年将有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入市。地产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被外界称为“七折房”的自住型商品房推出,可能加剧刚需人群的观望心态,进而平抑房价。但也有人担心,自住型商品房配建将成本转嫁,反而推高纯商品房的价格。
首批预计明年二季度末入市
11月11日,北京市2013年第一批自住型商品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出。记者获悉,首批展出的7个项目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丰台区,可提供自住型商品房16020套。
记者注意到,7个项目的户型面积中,主力户型都是75平方米到90平方米之间的两居室,适合三口之家居住。其中,昌平区七家镇定泗路北侧地块配建三室两厅两卫的三居室,共970套,建筑面积为105平方米,套内面积为71.4平方米。
而按照目前住宅设计标准,一套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的住宅,只要套内面积有70平方米以上就算合格。而此次展出的首批自住型商品房项目的得房率最高可达84%。
户型布局上,展出的自住型商品房整体布局与商品房类似。在公示的方案中,7个公示项目涉及16020套自住型商品房,共配备了11818个机动车位和31631个非机动车位,部分地块甚至达到一户一车位的标准。
“总体上,这次房源量还是挺大的。”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第一批自住型商品房预计明年二季度末能够入市。
“七折房”占新供应量的五成
实际上,从2013年北京市“两会”传达出了关于自住型商品房的消息开始,直到10月份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住型商品房在政策层面勾画出了完整的轮廓。
该《意见》指出,北京市今后将加快发展自住型商品住房,通过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等方式供地,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销售均价比同地段、同品质商品住房低30%左右。
《意见》明确,北京年底前将完成2万套自住型商品房供应,预计明年5万套的自住型商品住房的供应,将占全部新增供应的50%以上。
为了保障自住型商品房用地,近期北京土地市场现多宗集中配建用地。实际上,就在项目案展出的同一天,北京土地市场再次成交三宗经营性用地,其中大兴区孙村组团两地块都含有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建筑面积共计14.36万平米。
而在一周前的11月4日,北京集中出让8块土地,其中5宗涉及自住型商品房,这是“京七条”后首次规模供应自住型商品房用地。据统计,成交的8宗土地,共实现自住型商品房供地44.55万平方米,可提供约4950套房源。
北京国土局官网表示,近期还有9宗配建自住型商品房地块将要拍卖,年底完成2万套的配建目标将不成问题。
7万套入市后可冲击楼市?
那么,这些“七折房”对北京楼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应该不会产生影响,但后续情况还有待观察。”张大伟向南方日报记者分析,第一批自住型商品房1万套左右,总体量上比较小,难以冲击整体楼市,而待7万套自住型住房都入市后,可能会对楼市产生冲击。他分析,一旦大量自住型商品房入市后,刚需人群会形成观望心态,进而平抑房价。
实际上,据亚豪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受北京新政影响,进入11月份,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速度将逐渐放缓。
那么,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是什么概念?“7万套是个比较大的量。”张大伟说,可用来对比的数据是,2012年北京市房地产成交量也仅为8万套左右。
更重要的是,张大伟分析,这一政策也标志着北京市有了楼市调控的新思路:政府做保障房保障低端人群居住,自住型商品房低价销售满足中低收入自住型人群,高端部分市场化运作,用三大内容满足三层结构需求。
但是在亚太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看来,自住型商品房对整体房价不会产生影响。虽然在北京的规划中,7万套自住型商品房将在今明两年推出,但真正入市大概需要5年时间,“这7万套在5年时间内逐步消化,其量还是显得非常小。”
也有业内人士担心,由于在自住型商品房配建中,其成本转嫁到了纯商品房地块之上,将导致纯商品房土地成本高企,可能对这一类房价产生助推作用。
“北京楼市最根本的问题是供小于求。”谢逸枫告诉记者,北京巨大的刚性需求需要通过进一步增加房源供应,来稳定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