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云山和黄与李嘉诚携手在东北大庆五万亩板蓝根基地的启动,白云山和黄产品系列上游产业链的布局基本完成。
加大药品原料控制力度
日前,白云山和黄总经理李楚源在大庆宣布,持续每年为当地投入3亿元左右(包括购买药材和提供技术)的五万亩板蓝根G A P基地签署合作文件。这一基地将和位于安徽阜阳的万亩板蓝根基地“合二为一”,加强对板蓝根药材需求的绝对把控。大庆药材基地每年将为白云山和黄提供一万吨药材。
据了解,随着产品对上游原料的需求旺盛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化,白云山和黄加大了对其旗下产品丹参片、板蓝根冲剂等药品原料的控制力度。今年3月,该公司和云南合作,投入5亿元建立三七原料万亩G A P基地。
至此,白云山和黄拥有了国内最大的云南三七生产基地、大庆阜阳合组的最大的板蓝根药材基地和河南方城的万亩丹参药材基地。白云山和黄中药是国内最大板蓝根生产企业,年产销板蓝根超过5亿元,并占有六成以上市场。而其复方丹参片年销售额近3亿元。
布局上游打破资源依赖
白云山和黄高层对本报表示,借助公司对产业上游的布局,打破资源依赖对企业发展的困扰,降低原材料成本。
随着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中102个中药产品涉及的中药材使用量快速增长、中药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将造成基本药物价格上扬。
据了解,白云山和黄正在着手对已建立的溪黄草试验基地进行扩建,并与上海和黄医药合资建立国内首个穿心莲G A P基地,此外还计划建立苦木、广藿香、牛大粒、鸡血藤等常用基本药物原料基地。
与原材料布局同步,在4月23日,白云山和黄宣布由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担任名誉顾问的抗病毒研究中心也正式宣布成立。据悉,这也是国内首个抗病毒综合研究中心。 本报记者 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