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客运与货运对交通运输的压力日益加大。特别是在公路运输方面,承担了较大的运输比重。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及重点企业经营分析报告》研究显示:2005-2013年,我国货运总量中,公路货运一直占主导地位,且比重有所提升,2013年占比达到79.00%;而在客运方面,公路客运承担了90%以上的运输量。
与此同时,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私家车数量的猛增。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3亿辆。而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堵车已经成为继城市污染之后的又一大难题。
目前,限行限购已经成为城市治理堵车与污染的首选方案。在限行方面,北京市2007年8月开始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限行来治理交通拥堵的城市。随后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开始实施限行政策。2012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尾号限行继续实施到2015年。在限牌限购方面,国内汽车限牌限购城市已增至6个。在上述政策的实施下,城市拥堵问题在一定问题上能够得到缓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是一种惰政思维。因为,交通运输的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长,限行限购只是治标不治本。
从某种意义上讲,限行限购政策只是在“截流”,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开源”,即增加城市的运输的能力。最近几年,智能交通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就是将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交通,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的通运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堵塞。
前瞻智能交通行业报告分析显示,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在市场投资方面,全国已经有20多个地方省市制定了智能交通发展规模,并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投资规模基本都在亿元以上。
另外,车联网作为智能交通的发展的重点领域,已经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受到企业与政府的重视。2014年中国物联网大会上,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认为:“建设车联网可以实现交通的零堵塞,并在不增加新的地面道路的情况下先减少90%的交通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