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科大讯飞在微信中跟大家分享了关于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启动“讯飞超脑计划”的消息。有同学表示强烈期待,也有同学提出了疑问:科大讯飞不是研究语音的吗,为什么要做“超脑”?讯飞又为超脑准备了什么?未来有什么用?
本篇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讯飞超脑,为什么?】
一直以来,“让人类之间、人机之间信息沟通无障碍”是讯飞人的梦想和使命。
也许“讯飞超脑”这个概念比较新,但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却不是一个“新兵”。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的“人工智能”分为计算智能(快速计算和记忆存储)、感知智能(视觉、听觉、触觉等)以及能理解会思考的认知智能三个层面。智能语音本身就属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感知智能。
通过15年在智能语音领域的深耕细作,我们让机器拥有嘴巴,可以说普通话、方言、英语甚至各类风格迥异的声音。我们让机器拥有耳朵,可以听到我们在说什么并且秒翻成文字。并且,这只耳朵十分灵敏,能分辨出说话人是谁,说话人又来自哪里。我们还让机器按照既定的标准为你的发音打分,并保证比人类做的客观公正……
于是,在成功实现了让机器“能听会说”之后,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
用过我们的语音助手灵犀的同学一定知道,它能够对你的语音做出准确的识别,并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生活查询、对话聊天等功能。
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希望能让机器更智能、更懂你,让人机沟通更加自然便捷、无障碍。
比如,你明天出差,需要订机票,现在灵犀能够帮你查询到明天的机票。
但是,如果你告诉自己的私人助理或秘书:明天我要去北京出差。
那么他会立即根据现在的情况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根据明天的天气情况判断出坐火车还是飞机,根据你的习惯帮你选好过道还是靠窗的座位。
这就是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实现的“智能”:让机器像人一样能理解,会思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启动了“讯飞超脑”计划。
【讯飞超脑,做什么?】
“讯飞超脑计划”的核心是向认知智能发起挑战。
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和人脑规模差不多大小的人工神经网络,并且利用这个人工神经网络实现对人类认知,知识表达,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模拟和学习,从而最终突破人类认知智能的挑战。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一个真正的中文的认知智能计算引擎。并且,它的知识不是人类灌输的,而是自己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
正如人脑是认知智能、感知智能叠加一样。“讯飞超脑计划”的研究也包括了二种智能的叠加。
举个最简单例子,让机器人能够看到试卷,进行卷面的图像分析,然后把图像反馈给计算机,这个过程是感知智能。让机器能够回答出试卷的问题属于认知智能。如果机器能够看到试卷,进行卷面的图像分析,最终把试卷解答出来,这就是感知和认知智能的结合。
因此,一方面,我们会在认知智能领域积极尝试,一方面我们会继续推进智能语音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语音识别效果。同时,在图像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几个方面不断延伸,把它们作为“讯飞超脑计划”外延的重要组成内容。
我们希望能一边突破认知智能,一边升华感知智能,将二者充分结合,让研究成果能够真正为人类生活带来便捷。
那么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们准备了些什么呢?
【 讯飞超脑,怎么做?】
科大讯飞15年来在人工智能、语义理解、深度学习、知识工程、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的技术、团队积累将是“超脑计划”的坚强后盾。
目前,“讯飞超脑计划”也已经拥有了一支包括加拿大约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研发队伍。通过讯飞研究院的协调,各个团队研发过程中将进行有效技术交流和协作,共同为讯飞超脑计划项目的成功而努力。
那么,未来如果“讯飞超脑计划”取得突破,会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个人手机助理会更智能,它会懂你的习惯、爱好、甚至判断你的情绪。
机器客服也将更智能,我们再也不用排队等待人工服务,智能客服可以跟你对话并解决你的问题。
答题机器人也将出现,几年之后,它可以考上一本,甚至清华北大科大。
医疗咨询工作也许可以分一部分给机器,它会通过搜集对比海量的病历给病人一些参考意见……
总之,“讯飞超脑”有望能带动信息服务等各个涉及认知智能领域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飞跃,而让人工智能产业从代替体力劳动升级到代替大量的脑力劳动。
这样的未来,你期待吗?
“你所清楚预见的,热烈渴望的,真诚追求的,都将自然而然地实现”。讯飞希望成为时代变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把“讯飞超脑”想清楚、做清楚、用清楚,让它真正代表中国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