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是中国知名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开创人张旭豪在承受李翔知识内参的采访时,谈了他对2017年市场的察看,以及饿了么是如何打造本人的中心竞争力的。
1、效率和增长
从我的角度察看,我以为2017年整个市场,尤其是互联网范畴,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是提速增效,每个公司在迭代速度和效劳呼应速度等方面都在提升。
过来的互联网是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成绩。但是挪动互联网走到明天,处理的曾经是便当性成绩。便当和便捷是一切效劳中最中心的要素。之前的用户对价钱敏感,如今的消费者更情愿为了便捷去付费。比方用户明天会为了跳过看广告的工夫,付费成为视频网站的会员。挪动领取在逼着传统银行不时提升效劳的速度和便捷性。在外卖范畴,饿了么提出要30分钟送达,包括我们的食品平安保险,提供24小时理赔,你看到食品里有一根头发,拍张照片,24小时内就赔偿。
极速效劳体验的同时,是效率的优化。这一年我用了很多工夫关注公司的运营效率。由于本钱永远是你的下限,必需不时去降低本钱,进步效率。比方物流,我们会在一些高密度的区域,采用取送别离的新型配送形式,高密度区可以做到先从餐厅取完餐,放到一个配送点,再集中送出去。包括我们也在实验用无人机送餐。
又比方补贴。我们的产品经理最近老跟我说转化率提升,转化率提升是不是一件坏事情?我觉得也要先问一个成绩:这局部转化率带来的订单是不是能给平台发明价值?有些时分,答案能否定的。那些高营销比例、最初客单价在5-20块的订单,虽然转化率很大,但对平台损伤也大。所以如今曾经不是一味看转化率的时分,更要看转化率面前的效益。转化率高,要高在那些低价值的订单、关于用户有价值的订单。
往年看到一些文章,会讲美团的效率要比饿了么高。其实这个话不精确。它所指的效率高,是基于美团过来的流量优势。美团过来花了很多钱在团购上,这让它在二三线城市积聚了很多用户,招致外卖在获取流量和用户上本钱比我低。但是,饿了么平台每天的新增用户,是整个新美大集团的两到三倍。而且,经过半年来的精密化,我们在获取用户的本钱上也大幅度降低了。
市场竞争一定会常态化。过来的竞争外界觉得剧烈,是由于过来的竞争是显性的竞争。它跟补贴、折扣、优惠有关,大家看失掉,而且实真实在相关,明天拿到15块钱红包,今天16块,后天20块,大后天25块。如今的竞争是企业内功的竞争,是效率、本钱方面的竞争。消费者或许市场不是那么切肤地感受失掉。
但也不代表不剧烈,我们依然带有敬畏之心去看市场,也一定是把本人压到一个强度。其实关于平台类、买卖类公司,真正的创新是对效率的极度痴迷和极度苛刻。内功没练好,无法支撑你向3000亿、5000亿的规模取走。不能够不断是集约型,要可继续地增长,必需要效率高。
2、交融和效劳
第二件事是交融和效劳。互联网公司讲如何做质量、做效劳,其实就是要做重。它是下一个十年整个互联网公司的走向,也就是更重、更深、更精密化、更垂直。只要如此互联网公司才干做好质量和效劳。为什么阿里巴巴要去做盒马鲜生这样一个跟淘宝完全不一样的形式,就是为了对产品和效劳质量有更好的掌握。
这是明天一切互联网公司或许买卖性公司都会面临的一个成绩。过来的用户体验,更多是指线上的产品体验,比方翻开速度和呼应速度。如今的用户体验要求全链路的用户体验。对过来几年开展很快的O2O公司而言,全链路体验更为重要。所以,我们提出,要从线上跟线下的衔接,走到线上跟线下的交融,简称OMO(online Merge Offline),目的也是为了质量和效劳。单纯做线上,曾经很难有质的飞跃。想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效劳体验,必需交融线下,在供应侧去做优化。
关于我们而言,就是做新餐饮,对食物的消费环节和供给链环节有更多的掌握。关于滴滴这样的公司而言,能够需求本人去研发车,去培训和管理司机,以把体验做好。亚马逊收买全食超市,也是为了要控制生鲜的供给链和销售渠道。
往年10月,跟产品经理的一次分享会上我特意提到,真正出色的饿了么产品经理,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餐厅老板。我们不是一个纯线上的企业,OMO是跟线下商业严密结合的。我们的小同伴必需要懂生意,懂商业。直白说,你能把门口那家拉面店可以运营好,再加上对数字的敏感度、产品思想、前沿科技,你才算是一个牛逼的饿了么产品经理。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处在线上跟线下的交融进程中。当行业开展到一定水平,线上能带来的效劳质量的提升比拟无限的时分,转向线下和线上更多交融,就是必定的演化。上半场大家能够更关注流量的获取,下半场则是效劳质量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如今对线下产品的晋级,会比以前的传统公司更积极。
3、中心和边界
饿了么一定是本地生活的一个根底效劳商。我们有两个优势,是其他的垂直类电商不具有的。第一是流量的优势,如今流量越来越贵,垂直范畴平台去取得流量的时机越来越少,本地生活高频的其实就是外卖,其他都是绝对低频的。第二是物流。我们如今有300万注册骑手来提供物流效劳,再要去搭建一个同城30分钟的配送网络,关于任何人来说都曾经不理想了。
这两个中心才能让我们可以衔接跟效劳很多协作同伴,协助他们把产品30分钟送到消费者手里。我们是一个根底效劳商,会和每日优鲜协作,会和盒马鲜生协作,会跟天天果园之类的生鲜水果电商协作。它们其实是品类的玩家。如何把产品、供给链、仓储做好是它们的中心。我们是消费者的衔接以及物流的效劳。我们的物流是分散式的、即时性的,30分钟送达,但都是同城,不会是支线式的,相当于是城市内的毛细血管。
就像亚马逊,我们提供买卖平台,也提供物流效劳。你可以参加平台,用我提供的物流效劳,也可以暂时不必。但将来的趋向是物流会越来越集中到平台配送。餐饮外卖就走过了这个进程。开端时饿了么是不送的,商户本人配送,开展到前面,商户会觉得本人送太费事,本钱高、管理也复杂,还不如交给平台。将来更多的品类都会经过从商户本人配送到集约化配送的进程。
所以说我们的中心就是两个词:一个是能带来高频流量的丰厚品类,一个是物流。假如我们以为某项业务能添加我们的品类,能提升我们的物流效率,我们就会去做,这就是对应两个中心的边界,比方我们正在做的新餐饮和新批发。
我们从两年前开端做本人的新餐饮项目。它是一个为外卖量身定制的线下项目,也有堂食,但不是以堂食为主。我们会为每一个参加的品牌,提供我们整套的供给链效劳。它可以协助很多品牌。很多品牌如今要拓展本人的销路,必需到一个区域去开店,扩展速度很慢。假如我们都帮你开完线下,你的产品只需入驻就可以。
在新批发这一块,我们有四种形状。一种是线下的便当店,我们会把以前传统的夫妻老婆店改形成小的便当店;第二种是我们本人建的中大型的便当店;第三种是无人货架;第四种是前置仓,前置仓是暗仓,消费者是看不到的。我们用这几种形状来掩盖用户。详细哪些区域用哪种形状是依据货种类类和外地消费才能来决议的。有一些区域线下的流量不错,那你要在线下开一家比拟好的便当店。有一些区域写字楼比拟多,那就用无人货架作为写字楼的入口。
为什么我要做这些线下的规划?由于它跟我的线上平台是相互加持的,它可以加强我的中心竞争力。
线下有更多规划,就能有更多产品品类可以在线上表现出来。更多的品类过去当前,物流能送的东西更多了,也会提升我的物流效率。
正由于我的中心是品类跟物流,所以,无人货架一出来,我会马上就做,基本就不必讨论。为什么?由于很多时分一些廉价的东西,比方饼干,付4—7块钱配送费,用户不能够去买的。如今无人货架放上去就可以。它添加了我的品类。像无人货架这种竞争,我们就完全不怕。由于它是围绕着我的中心的。到2017年年底,我们的无人货架是全国第一。无人货架、前置仓再加上便当店,这会是将来新批发的一种形状。
假如跟我的中心没有关系,我就不会做。比方,我并不以为领取会对我的中心竞争力有加持。明天饿了么做领取,有什么用呢?能够手续费也省不下,由于做领取你需求支撑一个庞大的零碎,假如领取不向第三方开放的话,很难本钱降到很低。同理,我不会做到店业务,更不会思索做打车业务。
总之,我们的规划不时打破和融化边界,但同时也紧紧围绕中心竞争力去展开。我只做跟中心竞争力有关的,跟中心竞争力有关的,我就不做,就这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