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产业化 把教育由非GDP部门转变为GDP部门的变革取向,经过教育产业化变革使教育部门由公益部门转变成盈利部门,在把人民的智力资源最大限制经过教育产业这个平台归入GDP增长统计数据源的同时,使人民的智力资源为高校带来利润最大化。
本文作者是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开创人张海庞,在他看来,教育产业证券化会阅历三个阶段:存量资源资本化、资产证券化、商业形式创新。新民促法开启了中国教育产业化的元年,而港股通则改写了教育资产证券化的格式。他强调,将来二线市场可选消费、消费晋级这条逻辑主线下的教育效劳形状,将会迎来宏大的时机。
本文转自iEDU投资人俱乐部,经亿欧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教育产业化途径
(1)教育产业化途径——开展途径
总体来看, 教育产业证券化会阅历三个阶段:存量资源资本化、资产证券化、商业形式创新, 这是对我之前观念的一个补充。
之前我以为:2020年存量资源资本化,一级市场企业拿到VC、PE的投资,到2025年完成资产证券化,这时CR10能够会到25%左右,之后才会进入商业形式的创新阶段。2015年也是这样的模型,事先预测,到2018年的时分,在线教育会迎来大开展,随之商业形式创新会加剧。
如今反思,我们对将来的预测总是太过悲观,我们看到明天的在线教育并没有对行业发生本质性的利好,因而这里做一个修正:
教育产业开展的途径先是存量资源资本化,再到证券化最初到商业形式创新。
(2)什么是商业形式创新?
如今学校的管理并没有商业形式创新,有的只是教育创新或教学管理创新。商业形式创新必需具有的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有足够市场份额;第二、构成产业的聚集,以及绝对高的市场集中度,才会发生商业形式创新。
比方美国的一家殡葬公司,他们把殡葬效劳业变成金融效劳行业。在后期,他们分期存款锁定将来殡葬价钱,把资金拿去做理财、投资,这是我们所讲的商业形式创新。只要一个产业和其他产业交融的时分,才会惹起商业形式创新。 现阶段,包括在线教育、AI+教育,虽然如今比拟炽热,但如今还没有足以构成商业形式创新。
(3)教育产业化途径——全景图
整个产业在三个阶段开展的进程中,市场情况和企业战略会如何?
在存量资源资本化阶段,散点市场,没有产业聚集效应,也没有呈现大的全国性指导品牌。但是在新民促法出台之后,会进入下个阶段——资产证券化,这个阶段市场份额汇集中上升,会呈现区域化、细分垂直行业的龙头,虽然市场之前曾经有了,比方:言语培训等,市场份额CR3超越50%,呈现了细分范畴的集中。那么,进入资产证券化之后,为什么教育行业的集中度会急速上升?
龙头企业取得了融资的优势,可以做兼并购。 就大微观方式,在美国,产业衰退期行将完毕,进入复苏阶段时,行业才进入了集中度进步阶段。国际的教育产业资产证券化正好与微观趋向构成了共振,所以我以为趋向会放慢。
不过在某些细分范畴,曾经呈现推翻创新阶段企业做的一些事情, 比方:开放中心才能与资源。新西方把调研才能经过在线方式开放,做平台;两年前,K12范畴的高思教育把公司的教研、管理体系专门单列出来,做了一个“爱学习”,把资源零碎与中小企业赋能结合起来。高思是新三板上市公司,它去年的业绩增速十分快,远远高于新西方、好将来。某些细分范畴曾经进入第三个阶段,但全体上还处于存量资源资本化到资产证券化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是市场份额集聚上升的阶段。
二、教育产业化的现状
(1)教育产业化的现状——全球私立教育规模变化
随着经济开展,私立教育机构规模如何开展?
从上图“中高支出国度和高支出国度”、“低支出国度和中低支出国度”两个区域可以看出,在高支出国度经济开展程度提升的时分,私营部门的比重从1999年到2012年市场份额呈现大幅上升。
但是以后国度面临的成绩是: 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或教育政策的时分,“教育主权”概念影响做决策,这依然是不可更改的趋向,不同的产业开展阶段,私营教育企业的份额都在上升。 虽然有“教育主权”观念存在,政府能够会限制私营教育的开展,但从全球私立教育开展规模变化总体趋向来讲,私立教育规模都被提升了。
(2)教育产业的现状——全球私立教育变化
在不同的细分范畴,CR5市场份额比拟高的辨别是言语(占比达42%)、留学(占比达45%)。言语和留学为什么是市场集中度比拟高的行业?在2007年的教育企业发作的事情是,迎来新西方、好将来在美国IPO。其实这两个范畴监管绝对比拟抓紧,所以呈现了集中度的上升。目前教育产业处于一个由存量资源资本化和证券化进一步转化的进程中,会呈现由于监管抓紧带来市场集中度进步的景象。
从民办化先生比例来看,幼儿园占比66%、初等教育占29%、高中占19%。根本上监管越严,民营经济的空间越小,因而,教育其实是一个高度的受监管政策影响的行业。
三、民促法开启中国教育产业化元年
《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启了中国教育产业化的元年。从港股和A股价钱的变化可以看出,在2015年、2016年10月的时分,港股教育股和A股教育股价钱发作了分明的背叛。也就是说,港股教育股指数在往下走,A股教育股的指数在往下跌。 次要缘由是2015年1月份民促法一审稿提交,这个政策对行业发生十分大的影响。到2016年11月,三审稿经过时,港股与A股又呈现严重背叛。
三审稿经过之后的表现:A股继续往下走,次要由于国际微观经济以及A股资本市场全体的政策变化。而港股呈现继续、颠簸上升的阶段。我们之前有一个判别,港股在逐步构成独立的教育板块,在和二级市场基金沟通时,他们会把教育股作为独立的板块配置,这也是港股上升很重要的缘由。
2015年1月30日,美股呈现下跌,政策影响十分大。而新西方、好将来几大最次要的股东也就是在2016年新民促法修正前后入场的。
四、沪港通改写教育资产证券化格式
那么,反观港股下跌最中心的动力是什么?我以为还是在港股通。 港股通改写了教育资产证券化的格式,由于它对改动教育企业选择上市目的地,而且影响十分大。 假如把港股通基金规模和港股教育股走势做一个拟合,我们会发现:趋向、趋异性十分分明。
港股通出去之后,配置了哪些行业? 变化最大的几个行业有,可选消费,可选消费的比例在继续下跌。截至2017年3月,在教育行业,枫叶教育的配置在一切港股中名列第61位。 往年还有更多的教育企业曾经进入到前列。阐明教育股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存在,而且港股和边疆的教育股有宏大的价钱差别。
五、消费晋级,决战二线
在现有的资本市场格式之下,由于二级市场价钱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对企业从事教育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从国际经历来看,美国研讨二级市场的一个概念叫美丽50,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复苏时期股价走势趋向:消费股的走势远远强于大盘。假如全日制学校列为必选消费,K12、课外辅导、言语培训列为可选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讲,如今教育股的崛起与全体自创国外经历,产业周期从衰退走向复苏后期的美丽50崛起的逻辑是分歧的。
在这样的状况下, 要做教育企业,或许去做一级市场的投资,根本要留意: 第一,察看美国消费品价钱的变化;第二,在中国做企业,尤其做全日制学校,中心竞争对手不是民企、民营学校。越往下走就会发现:民办教育的开展逻辑和一二线城市不一样。
假如把全国历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规范值做一个比照,2005年是7047.6亿元,到了2015年曾经到达17413亿元,翻了两倍多。所以如今做民办教育,无论做全日制还是培训机构,中心逻辑就是做消费晋级类产品。而且, 随着政府财政投入的添加,普惠性的教育曾经面临供应过剩的场面,政府留给民办教育的空间就是特性化的高端教育效劳,所以在做教育企业,无论全日制还是科研机构的投资,掌握一个中心逻辑就是消费晋级。
在区域选择上,2016年有这样一个结论,优质教育效劳和医疗效劳招致人口聚集,然后才有了高房价。但我以为逻辑是相反的,有人口净流入,产业吸引力、高净值人群的区域私立教育才会兴旺。
逃离一线城市后,人口流入重庆、杭州、成都这些二线市场。二线市场的一个目标是有足够大的规模市场;第二是较高的人均消费。教育行业是一个可选消费行业,可选消费行业增长中心逻辑就是人均GDP。
从团体所得税来看,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家长,虽然支出比拟高,但是面临着宏大的房产按揭压力,假如支出减去负债,一线城市可支配支出远远不及重庆、成都、厦门这些二线城市。所以将来民办教育市场崛起一定在二线市场,一线市场曾经呈现饱和。
重新西方和好将来的财报来看,有两个比拟大的下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12年,什么缘由?假如把人口流向做一个比照,2012年人口呈现回流,而且价钱呈现城市间分化。人口回流流向,招致市场需求变化。所以, 总结起来,将来三年,中国教育企业开展的中心逻辑就是,可选消费晋级驱动,决战二线城市。谁能拿下二线城市,谁就会在将来的较劲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
北京市国际学校浸透率(国际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国际版先生/一切在校先生总数)是8.3%。北京市国际学校驱动力次要有两个:一个是人均GDP,另一个是非户籍人口效应,非户籍人口不参与高考,只能去国际学校。北京市初中的外地户籍先生大约为30%,把30%减掉后,北京市市场非政策要素招致的浸透率5.58%。
以人均GDP外推法来计算,2019年以武汉市为例,武汉市沿着过来三年GDP开展速度,到2019年就能赶上北京市2015年人均GDP市场,也就是说假定是人均GDP驱动市场,到2019年国际学校浸透率会到达5.58%,这意味着可以再包容1万名国际学校的先生,也就是说到2019年应该要建10所1000人左右的国际学校,才干满足需求,但是武汉市在过来三年只建了两所。 所以将来二线市场可选消费、消费晋级这条逻辑主线下的教育效劳形状,将会迎来宏大时机。
相关引荐阅读:
教育产业迎来“AI式反动”,重度垂直是最佳的市场切入口
手绘丨国际教育产业图谱解析
红黄蓝后,中国幼教行业将“三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