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千团大战、开张潮、外卖战、新批发,中国生活O2O十五年沉浮录……

发布者:张同
导读多年当前,当张涛再次坐在那家苏浙汇里就餐的时分,他一定会回想起:本人曾兴办过一家名叫群众点评的公司,掀开了中国O2O的历史。1.千团大战大跃进假如没有2010年那一次转型团购,能够群众点评早就死了。你可以看看,和群众点评同时代的爱帮网、网易饭饭、食神摇摇这些名字曾经没有几团体还记得清楚。当然,有阿里爸爸的口碑网是一个例外。其真实转型团购这件事情上,群众点评也纠结了很久,甚至一度表现出的是极度顺从的

  多年当前,当张涛再次坐在那家苏浙汇里就餐的时分,他一定会回想起:本人曾兴办过一家名叫 群众点评 的公司,掀开了中国O 2O 的历史。

  1. 千团大战大跃进

   假如没有2 010 年那一次转型团购,能够群众点评早就死了。 你可以看看,和群众点评同时代的 爱帮网 、网易饭饭、食神摇摇这些名字曾经没有几团体还记得清楚。当然,有阿里爸爸的口碑网是一个例外。

其真实转型团购这件事情上,群众点评也纠结了很久,甚至一度表现出的是极度顺从的态度。2008年底,Groupon在芝加哥一夜崛起的时分,群众点评彼时曾经小有规模,员工数曾经用百为计量单位。有位高层在北京见到一个名叫王兴的延续创业者,两团体谈起了团购形式,群众点评高层的观念是“不懂也不会去做”。

但是等到2010年团购浪潮真正袭来的时分,场面就不一样了。

  各种各样的团购网站紧锣密鼓地上线。1月, 满座网 上线。到了3月,玩家就有些拥堵了,美团、 拉手网 、F团、团宝网、窝窝团等等纷至上线。

  这样的热情,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更为分明。在知名投资机构 凯鹏华盈 里关注团购板块的 马征 的觉得更深入,他描绘刚开端的时分,投资机构还会关注开创人背景,管理经历等硬性条件,后来变成了 “很多后出去的投资人大家基本不看,根本上一听团购这个事,看看你这团体长的还可以,就把钱放出来了,然后我们认识到不能再等了。”

每一家都是在卖力地疾速抢占商家,跑马圈地,生怕就比他人慢了一些。美团和F团博得了先发优势,都宣称呈现了商家排队请求参与的状况。此时,业内有诸多人照旧等待着群众点评上线团购,比方艾瑞征询有个初级剖析师就直说“我不断觉得群众点评这类网站做团购更适宜。”更有人在微博上常常讨论“为什么群众点评还不上线团购?”相似成绩。

  在浪潮地推进之下,群众点评在2010年6月正式上线了团购, 虽然有点晚,但还不算太晚

千团大战、倒闭潮、外卖战、新零售,中国生活O2O十五年沉浮录……

  据 中国电子 商务研讨中心的数据,到2010年12月的时分,正式进入团购范畴的企业数量从年终的零星几家增长到了1880家。而在销售数据方面据粗略统计,2010年作为团购元年,国际累积销售额就到达了20亿。

宏大的眼球效应,不时吸引着创业者、资本、消费者深深地参与其中。2011年,团800数据显示,团购网站的数量曾经打破5000家,销售总量也一下翻5倍,增长至110亿,超越3亿人次参与团购。

   自从深圳和海南掘金潮之后,中国人关于商业风口的探究曾经很久没这么繁华过了。所以,从如今回溯O 2O 整个开展史,这场蔚为壮观的千团大战一定是无法避开的。

   这其实也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与传统效劳业深度交融的开端,揭开的是O 2O 与产业互联网的大幕。

  2. 巨头玩家

   不得不供认,巨头似乎在掌握着每一个风口。但真的每一个风口都合适巨头来做吗?

   阅历过O 2O 大战的百度,一定会晓得:这显然不是一个P C 流量称王的风口。同时,挪动流量之王腾讯也一定有本人的感悟:微信九宫格也没方法左右整个战局的变化。

BAT三家巨头,每一家都曾亲身下场竞赛。

假如从2006年收买口碑算起,阿里应该算是第一个规划的巨头。2010年3月淘宝聚划算上线开团;2011年,口碑网并入淘宝本地生活;2012年7月又停止了架构调整,聚划算晋级为事业群,加大引进独立团购网站的力度;同年10月,淘宝本地生活推出地图搜;2013年,阿里又在业务架构调整中把聚划算和本地生活设为独立事业部。

  腾讯也很努力。2008年上线了QQ电影票;2010年10月,又推出QQ美食;2012年6月,腾讯正式推出微信会员卡,鼎力吸引包括本地生活效劳商户在内的线下商家入驻; 12月,微信结合 高朋网 推出微团购,和财付通打通以构成O2O的闭环。

  除了亲身下场,阿里和腾讯都选择了砸钱买买买:阿里砸下 美团网 ,砸下 丁丁网 ,砸下高德地图,又增持丁丁网; 腾讯砸下高朋网(Groupon入华)和F团,买下CRM企业通卡,又把F团、高朋网和QQ团正式兼并,新高朋网成为一致品牌,最初又砸下群众点评。这些无一不在显示着巨头关于O2O赛道的决计。

  不过, 李彦宏 频频为百度的O2O发声,通知我们百度才是那家ALL in 并且能够夺冠的O2O巨头。不同于现今All in 人工智能,在O2O之前,百度最成功的商品是PC端的流量。各个行业和有数企业经过购置百度的流量商品,完成了本身品牌的成功,莆田系犹盛。

  但是,O2O行业的衰亡是由挪动互联网浪潮裹挟而来的。 百度所面临的成绩是,PC端的流量不时被巴掌大的手机所偷走,其中最大受害者从明天微信的运用频率就可以晓得是谁,两代流量之王就这样完成了交接。

  虽然早在2009年的时分百度就投资了新京报推出的本地生活社区 京探网 ,但这终究还是一个PC端产品,虽然后来有挪动化转型,其市场照旧表现出一种这能够不是成功产品的形态。

  2010年6月,Hao123上线团购;10月,百度有啊推出生活频道;11年4月,百度有啊转型生活效劳平台,后来改名爱乐活;12年9月,百度地图转向生活效劳,10月成立LBS事业部;13年2月,百度自建的团购上线,但很快封闭…百度的尝试总是很努力,但都不太成功。最初,还是从丢失的 人人网 那里买来了糯米网,才有团购市场排名第三的百度糯米。

  所当前来 李彦 宏要给百度外卖投巨资,百度糯米投200亿,哪怕是说一万亿,大家都会置信是真的。 为什么啊?除了O 2O ,你还能看到什么能解救挪动时代的百度流量

  可是,流量真的是O2O竞争的关键点吗?阿里最终构成的是以 领取宝 为中心的一个生活效劳的大平台,腾讯也是培养了以微信九宫格和财付通为中心的O2O闭环。所以在O2O时代,再说“互联网竞争是流量竞争”显得不适宜时宜,应该是 谁掌握了领取,谁就掌握了O 2O

  3. 泡沫危机

在O2O这个浪潮当中,和绝大少数风口不一样的是,“跑得快”和“跑得远”似乎是有点矛盾的割裂话题。“跑得快”的不一定能走得持久,“跑得远”的很能够是由于其慢工出粗活。

   行业的领头羊,创业者中的佼佼者,极端容易被资本无脑追捧,而资本的过火追捧又会促使其估值的泡沫化。

  这样的景象在拉手网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满大街公交车、地铁站上都贴满了葛优代言的拉手网广告,足以阐明这家最有冠军相团购公司的财大气粗和其盼望疾速占领市场的激烈决计。而同时拉手CEO 吴波 在业内采访中频频谈到“唯快不破”,也号称最舍得用“股权”换取融资的人。

泡沫幻灭的前夕,也是泡沫最大的时分。在这个行业降生缺乏两年的时分,业内人纷繁都曾经打起上市的算盘。2011年10月,拉手CEO吴波向SEC提交了招股阐明书,方案募资1亿美元。一个月后,因会计成绩暂停IPO。

  拉手网的上市失败,犹如一颗信号弹在整个市场炸裂开来。焦虑的心情在不时蔓延,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全都慌了。在那个没有AT来收割一切行业的时代,一切人都在期盼着行业头部的敲钟。为什么呢?用相关人士的描绘解释是这样的 “投资人就两种心态,一个是贪心一个是恐惧。假如拉手真的上了市投资人会持续贪心一段工夫,由于大家觉得至多我可以把它卖给拉手,但是当他上不了的时分,一切的人以为这个事加入不了,投资放缓了。”

融资窗口封闭,开张潮降临。拉手网的上市失败,犹如一把刀,将这些创业公司的层次分明分清楚来。群众点评和美团等在窗口期前拿到融资的,能够会持续挺下去;而像满座网这种没有拿到融资的,能够就……再也拿不到融资了。

  但真正把行业进一步推进深渊的是,24劵的停摆,这又是另一个典型缩影。开张潮降临,企业估值不时下滑,甚至会跌落到原有的基准线下。企业的想法是拿钱保命,投资人的想法是你至多不能比我进的时分低。都说风险投资人风险投资人,可是真正能接受风险的投资人有几个?单方矛盾地下化,就呈现了上面这一幕:2012年10月, 杜一 楠宣布24券暂停运营。

千团大战、倒闭潮、外卖战、新零售,中国生活O2O十五年沉浮录……

而这家曾融资5000万美金的公司,一暂停就永远暂停了。“到2012年5月,全国团购网站从5058家增加至2200家。在一轮资本寒潮之下,直到2013年12月,团购网站数量锐减至213家。”

  4. 独角兽的角力

  2013年,团购的泡沫湮灭去,但O2O的热潮并没有消减。从团购到家政,从餐饮到外卖,从到店到到家…… O 2O 形式在中国的开展似乎适用于一切生活效劳类行业,每一个细分行业又不时涌现出新的小气候。

美团和群众点评从团购市场中浴血包围,但面前巨头身影曾经呈现,AT分站一边。站在腾讯阵营的群众点评,在张涛率领下忙着稳固团购市场的根基,开端成立各种低频事业部比方婚姻、酒旅。

  站在阿里阵营的美团则选择了外卖作为新的边界,对面站着的是那个来自上海交大,从小替父追债,留着中分微卷发的张旭豪兴办的 饿了么 ,此时 饿了么 也迎来了红杉 沈南鹏 等人的第二轮融资,日订单量破了10万。

  在BAT的固有组合中缺失的百度,在本身下场无果的状况下,开端尝试买买买。那段工夫坊间传言百度想出资20亿美元收买点评,但这样的音讯被张涛否认了。此时适逢 人人网 在美股受挫,股价从70亿美元跌落到10美元,糯米就是这种状况下被渐渐卖给了百度,也就是后来的百度糯米。

美团也曾想过经过买买买的方式,来收割外卖行业。美团二把手王慧文也曾跑去上海找到张旭豪想议论收买事宜,但是受阻了。这预先来被王慧文评论为“他还是有个敲钟梦的”。

接着11月上线美团外卖,张旭豪开端“隔空喊话”:目前呈现的大小对手都不是竞争对手。一个月后,群众点评也神不知鬼不觉的上线外卖产品,但也仅是浅尝即止。

群众点评试水外卖受阻之后,2014年,张涛在上海交大见到了张旭豪,两团体一同喝了下午茶,当天晚十点,张旭豪回复张涛承受了8000万美元的投资。两个上海人在共同的朋友面前终究还是走在了一同。

  同年,阿里京东等公司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的赴美上市潮,一个接着一个的IPO巨无霸降生。留给李彦宏的工夫不多了,由于那时分大家都在讨论的话题是京东直逼百度,BAT的旗帜能够不久之后就会更 张为 JAT。已经说过“不跟风,不坚定”的李彦宏还是推出了百度外卖。

至此,外卖的场面变成了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面前辨别是腾讯支持的群众点评,阿里,百度。接着的恶战偏离了商业世界一切人的等待,“刷单门”、“热血高校”等剧情不时演出,大跌眼镜。

为了抢夺市场,烧钱演化成了竞争的次要元素。美团一度疯狂到月烧6亿,不时烧钱不时融资不时缺钱。饿了么在2015年融资4次,美团不到一年的工夫里融资两次共10亿美,群众点评融资8.5亿美元,百度外卖2.5亿美。满大街的外卖员在跑的面前,是满大街的钱在飞。

  场面的再一次渐变呈现在2015年,这一年主旋律在小晚那篇雄文《互联网大并购》就可以看出是“联姻戏”。维多利亚港的海景房配着红酒,在中国互联网第一大掮客 包凡 的面前,王兴和张涛,两个曾拼的你死我活的人坐在一同。而关于相关会谈的详细细节,不晓得会不会日后被包凡写进书里。

  美团和群众点评的兼并搅动的不只仅是团购市场,而是整个O2O市场的重构。群众点评加入饿了董事会, 新美大 投入腾讯怀抱,阿里入局饿了么,新口碑在“休假四年”之后重出江湖,很难说这些不是连锁反响。

  5. 新批发时代

2017年终,口碑再度融资11亿美元,此时间隔新口碑成立曾经有一年半的工夫了,口碑公司的估值也到了80亿美元,翻了足足8倍。

在抗击美团点评的结合阵线上,饿了么和口碑构成一定水平上的默契,外卖到家、口碑到店业务分工异常明白。而这样情况的大背景是新批发浪潮来袭,这是阿里“五新”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

2017年8月,百度在“ALL IN AI”的战略下,决然将百度外卖舍弃,饿了么收买百度外卖的音讯尘埃落定。市面关于百度外卖是美团的,还是顺丰的疑云云消雾散。 

三强对垒的场面被打破,外卖市场呈现双雄争霸的局面。所以,我们在事先推了一篇文章叫做《BAT小弟们打架,刚刚有个出局了》。

  但是, 从整个市场趋向来看,再看竞争曾经显得有点跟不上潮流,而新的潮流就是新批发。新批发关于 O2O 市场来说算是一个增量,增量是暂时不存在竞争的,每一家都在发扬着本人的想象力来构建那个新批发的雏形。

  2017刚落下帷幕,2018一开年, 阿里巴巴 宣布将口碑归入新批发体系。口碑的业务汇报线从原来的 蚂蚁金服 调整至 阿里巴巴集团 ,口碑CEO范驰向 阿里巴巴 集团CEO 张勇 汇报。这足以标明阿里巴巴关于口碑在新批发战略上的注重水平。

  从O2O时代进入到新批发时代,从普通用户来说,这实践上是一种消费体验的进阶。O2O满足的是有没有这些生活效劳的成绩,新批发则是要处理好不好的成绩。“ 先处理有没有的成绩,再处理好不好的成绩,” 这很契合历史潮流的趋向。

而同时,从商业的角度看来,这是整团体、货、场的重构。口碑上的商家能够会因而受害,效率提升的同时完成业绩的提升。

  “我这家餐厅共有20张桌子,但是每天能坐15桌,我希望你能给我带来5桌的用户,让我这儿不空一桌。”2016年的11月,范驰带着公司的管理层去新疆的一个小饭馆吃饭时,饭店老板向范驰诉说他复杂真实的诉求。范驰的答复也很真实: 把明天这15桌的人、昨天那15桌、还有前天那15桌加一同让他们今天再来。

这样愿景在事先看来有点痴人说梦,而如今的新批发的确是有完成的能够。值得注重的是,当在宣扬新批发所带的效率和购物体验提升的时分,我们也得关注技术在其中的奉献。

   这有能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阿里为什么要全资收买饿了么”的思绪:当今互联网的第一大消费力是什么?是数据! 有了数据的根底,才有了结构新批发生态的能够。口碑加饿了么的数据,不说复杂的,至多可以精确勾勒出一团体在吃上的“全貌”。

  假如中国的O2O从张涛兴办群众点评算起,曾经走过了15个年头,风口过了一个又一个。而如今的时代,正像《三联生活周刊》描绘的一样: 没有一个时代像明天一样有丰厚的品类可供选择,也没有一个时代像明天一样用技术和数据来揣摩顾客,并力图精准。新批发一切的探究,求的是商机,而关于我们消费者来讲,这些探究假如成功,领会到的是更贴心的商品和效劳,更低的本钱和更省力的取得途径。

【本文为协作媒体受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一切。文章系作者团体观念,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络原作者及原出处取得受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络(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