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企中高管活动性特别大,尤其是财务人员,更是成了香饽饽。”某大型房企的人力资源总监拙劣慨叹道。
据拙劣察看,房地产行业内的中高端从业人员原本就是那么一些,在各个企业间流来流去,一下子推高了全体行业的薪酬程度,尤其是财务人员,薪资涨幅更大。
“不过拿钱多,压力也大,在目前这种融资渠道越收越紧的情势下,财务高管都在想方设法替企业融钱,但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很多时分融资不是看人脉刷脸或许看你的财技,而是看公司的财务情况和行业位置了。”拙劣说。
“清仓式质押”
当华夏幸福地产集团财务集团总经理 李斌 往年年终带着他的财务团队从华夏幸福离任加盟泰禾集团时,他的下属——华夏幸福执行总裁兼财务总监吴中兵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担忧,由于在吴中兵看来,李斌属于公司的主干员工但不是高管团队,华夏幸福的融资并不会由于财务部门人员的活动遭到大的影响。
华夏幸福融资部门的员工 王斌 在冤家圈里晒了几 张华 夏幸福六月份发债成功的图,并评论道:听说最近融资比拟难。
6月初,在房地产行业全体发不出债的情势下,华夏幸福连发三笔债权:华夏幸福子公司九通基业6月2日发行2018年第二期债券,额度14亿元,利率7.4%;华夏幸福2018年第一期(种类一)公司债6月7日上市,发行总额为24.75亿元,利率为6.8%;华夏幸福2018年第一期(种类二)公司债同日发行,发行总额为5.25亿元,利率为6.8%。
一位资深房地产筹划人士表示,华夏幸福之所以可以顺利发债,得益于它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另类”身份——产业地产,“它既有传统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手腕,比方开发贷、企业债等等,又能经过产业开发运营的名义,停止园区存款、发行PPP收益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所以融资渠道会比纯做房地产的企业要宽。”
李斌加盟的新东家——泰禾集团虽然近一年来提出多元化的开展战略,但其主业仍是房地产,且很多衍消费业也是依靠于其原有的地产业务,所以融资情形并不悲观。
泰禾集团2017年拟发行的一笔26亿元的小公募目前还在向深交所请求的流程中。2018年5月泰禾集团又计划发行物业信托受害权资产支持专项方案和住房租赁公司债券。
某人寿公司旗下信托公司的初级经理表示,在目前这种情势下,泰禾经过发债和ABS来融资的周期会比拟长。
《棱镜》理解到,泰禾集团的物业信托正在买卖所审核、住房债券那个还在发行进程中。这些融资项目正常状况下获批、发行之后都会发公告,没发就是没停顿或许相关任务正在停止,但是还没有到下一个节点而已。这个次要取决于监管部门。
在上述融资方式暂时还救济不上之时,泰禾集团另有其他融资渠道——成立产业基金,推出员工持股方案、大股东大比例股权质押。
泰禾集团在去年推出新一轮的员工持股方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让员工施行买入公司股票的举动。一位泰禾集团前员工表示,此前泰禾集团就推行过员工持股方案,事先差点让员工被套牢,这次新的持股方案,在泰禾股价年终因董事长黄其森关于业绩希冀的一番言论而暴跌之后,员工能否又会在高位套牢,能够性不是没有。而对泰禾来说,持股方案除了公司自称的鼓励员工之外,实践上也为公司自身筹集了资金,起到了融资的作用。
《棱镜》理解到,泰禾的员工持股方案是个信托产品,除了员工出钱做劣后,还会引入机构资金做优先级。之所以还没开端买入,是由于找到的机构资 金成 本较高,出于浪费本钱的思索暂未启动买入。
在泰禾集团不时停止并购,资金运用量较大的状况下, 它还启用了大股东向上市公司输血的招数。
详细而言:泰禾集团和子公司嘉兴泰禾投资管理无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兴泰禾”)与泰禾集团的控股股东泰禾投资集团无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禾投资”)上司公司嘉兴泰禾永盛投资无限公司 (以下简称“泰禾永盛投资”)共同出资设立“泰禾产业并购基金合伙企业(无限合伙)(以下简称“并购基金”),并购基金总规模为不超越人 民币200.05亿元,其中普通 合伙人 (执行事务合伙人)嘉兴泰禾认缴出资不超越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 500万元,无限合伙人泰禾永盛投资认缴出资不超越160亿元,公司作为无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不超越40亿元。
经过这种方式,泰禾集团可从其控股股东泰禾投资融得资金160亿元。
而泰禾集团的控股股东泰禾投资,则不断经过股权质押的方式来融资,近一两年来,泰禾投资不断简直以全仓质押。
最新的公告显示,5月25日泰禾投资又质押了3569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5.86%,用处为融资。泰禾投资持有泰禾集团609400795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8.97%,截至当日泰禾投资已质押掉股份597222168股,占其一切股份的98%。
保守的融资之道和少量的并购,招致泰禾集团的财务不断处于紧绷的形态。2017年年报显示,泰禾的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82.40%上升到2017年的87.83%。2017年,泰禾集团当年总计1355亿元的负债中,利息颇高的非银行存款达829.74亿元,占61.24%,利率为8.67%。其中信托类的存款到达462亿元。现金流方面,2017年其运营发生的现金流为-125.52亿元,投资发生的现金流为-313.23亿元。
不过,往年4、5月份以来,泰禾集团资金链的紧张度稍有缓解。
泰禾集团2018年于3月和4月都发布了新增借款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2月末、3月末,其累计新增借款金额辨别超越了上年末净资产的20%和40%,而在5月份,其累计新增借款已降至上年末净资产的20%以下。
房企发债“中止”潮
相比于泰禾集团的保守融资,大局部房企仍然寻求发债、存款等传统融资方式。不过这些融资方式年终以来尤其是5月份急剧紧缩。
同策研讨院数据显示,2018年5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合计451.17亿元,环比4月的769.12亿元增加了41.34%,融资总额创近1年(2017年5月至今)来最低,融资状况不容悲观。
克而瑞研讨中心数据显示,5月,108家房企新增融资额为579.69亿元,同比下跌45.3%。融资构造中,银行存款环比下降29.67%;受债市动摇影响,房企的票据、债券发行额缩量分明,环比下降49.9%;同期海内发债额为零。
5月下旬以来,房企拟发行的少量债券呈现“中止”情况。
龙湖地产 边疆实体公司——重庆 龙湖企业 拓展的一笔80亿小公募5月24日显示为“中止”,随后公司修正了申报资料,重走流程,而其拟募集的金额已从80亿元调整为50亿元。
旭辉地产2018年4月19日拟发行一笔49亿元的债券,目前募集金额也缩减为34.95亿元。
碧桂园 2016年就递交资料,欲地下发行公司债券200亿,在几经重复之后,于5月28日也被“中止”。
碧桂园 方面表示,此次中止不是碧桂园一家的成绩,是行业的普遍成绩,是由于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对房企发债的政策有了变化,碧桂园需求依据目前的政策导向来修正和调整申报资料。目前尚不清楚会不会像其他房企一样缩减其发行额度。
不只普通的房地产债权遭遇阻遏,连此前颇受政府喜爱的住房租赁融资产业目前也频遭堵截。
广州 富力地产 拟发行的2018年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于5月29日中止,这笔私募额度为60亿; 把戏年 集团拟发行的2018年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于5月25日中止,这笔私募额度为50亿。
上述信托公司经理表示,此前政府提出鼓舞房地产企业积极进入长租公寓范畴,也对这一业务的融资大开方便之门,这招致房企一哄而上,无论有没有长租公寓都来发行住房租赁的债券,而发行之后其资金用处能否用在长租公寓上,状况是比拟混乱的。
“目前市场上做得算有规模的,只要万科的泊寓产品和龙湖的冠寓,其他房企都还是在试水当中。该经理称,监管方面能够是觉得此前这块有点过热,有鱼龙混杂之势,所以需求增强一下监管,做一番鉴别”。
小房企的生死之年
不过关于一些大房企来说,融资受挫对他们的短期影响并不大,由于它们仍然有微弱的销售回款来补充资金“弹药”。数据显示,往年前5月份,万科合同销售额2390亿元,同比增长4.8%,碧桂园合同销售额3345亿元,同比增长37%,恒大合同销售额2552亿元,同比增长39.5%。
而一些中小型的房企,融资收紧却直接引发其债权违规和业务停摆。
中弘股份 呈现少量债权逾期,其最新公告显示,自 2018 年 5 月 1 日至6月1日,公司及上司控股子公司新增逾期债权本息算计金额为 7998.76 万元(其中逾期债权本金为 385 万 元,逾期债权利息为 7613.76 万元),全部为各类借款。截止6月1日,中弘股份及上司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债权本息算计金 额为 306,980.17 万元,全部为各类借款。
中弘股份表示希望经过寻求重组、出售资产和催收应收账款来缓解活动性压力,以归还债权和维持公司正常运营。不过,其重组方案却没有成功。
在往年年终中弘股份迸发债权违规事情之后,中弘股份董事长王永红就临时在香港,多方寻求投资者来为中弘处理资金窘境。
3月20日,中弘引资初有眉目:深圳港桥股权投资公司结合发起一支私募股权的重组基金,募集不超越200亿元的资金,帮中弘股份渡过危机。5 月 25 日,该重组方案就宣告中止。
目前,中弘尚未有新的重组方案发布。
除中弘外,天津一家国有房企——中房开展也险些遭遇资金危机。5月16日,中信信托发布的一份《中信·天房2号存款集合资金信托方案第二次暂时信息披露报告》提示:天房集团应于5月18日归还的2亿本金及利息能够发作违约风险。天房集团是上市公司中房开展的控股股东。
随后中房开展引来了买卖所的问询函,该问询函称,天房开展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及应付款项超越90亿元,但公司货币资金余额缺乏40亿元。天房开展2017年归还债权领取52亿元,其中获得借款34亿,公司的偿债才能在一定水平上依赖于融资才能。
天房开展回复称,将经过销售回款支出来归还局部债权。
2018年一季报显示,天房开展的短期借款已从年终的59.5亿元降到一季度末的24亿元,不过其货币资金则从39.17亿元减到22.92亿元。也就是说,天房开展归还债权的资金除了销售回款之外,也动用了其少量的货币资金。
天房开展在天津以狂拿地王著称,2014年天房拍下19块地,投资超越200亿元;2015年天房仅在天津就夺得十宗优质地块,总成交价达203.96亿元;而在2016年1月份,天房差点破了15年的纪录,当月这家公司在天津拿下了滨海新区七宗地块。不过其开发以刚需盘为主,开发低价地块上的高端楼盘的才能完善。这也招致其拿地收入飙升,而相应的销售回款则未能及时回补。
天房开展处理资金难题的另一渠道为混改,其最新公告称,公司情愿让渡天房集团 65%股权,其中经过增资扩股让渡 30%股权,经过股权转让让渡 35%股权 (即增资前 50%股权)。
此前,曾有 融创中国 等多家房企试图参与天房的混改,但是融创随后向媒体表示,它暂时并有意愿参与天房开展的混改。
在融资收紧之下,房企的应对之道何在?
融信 中国资本 中心初级融资总监倪翔宇开出了药方:降低负债率、以收定支、稳妥拿地。
倪翔宇称,在金融政策不确定性的状况下,融信采取的政策是积极降低杠杆。融信外部有一个以收定支的规则,即各位事业部在投资拿地时,要看有多少销售还款,这个款项减去运营收入,多出来的钱才干停止投资。公司就能把不确定性集中在本人身上而不受于内部的影响。
总之,在倪翔宇看来,房企要生活,一要有钱,二要有地。
而谁手里有地,有钱,房企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在各地楼市如火如荼和房企融资不时解冻的冰火两重天下,开发商们还能撑多久呢?(文中拙劣、王斌为化名)
【本文为协作媒体受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一切。文章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系作者团体观念,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络原作者及原出处取得受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络(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