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演艺明星支出畸高,是一种“病态的存在”?

发布者:刘书东
导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考当时便是漫长的等候。此时此刻,千家万户在等候发布分数的同时,一定也正为揣摩报考院校及专业忙得焦头烂额。不过,有些高校的相关统计数据早早就曾经出炉了,比方上面这组: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总报考人次达45077人次,同比增长18.17%,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扮演学院报考人数高达9693人次,同比增长13.69%,持续坚持最热专业之一。往年扮演本科仅录取50人,比去年增加25人

演艺明星收入畸高,是一种“病态的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考当时便是漫长的等候。此时此刻,千家万户在等候发布分数的同时,一定也正为揣摩报考院校及专业忙得焦头烂额。不过,有些高校的相关统计数据早早就曾经出炉了,比方上面这组:



  •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总报考人次达45077人次,同比增长18.17%,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扮演学院报考人数高达9693人次,同比增长13.69%,持续坚持最热专业之一。



  • 往年扮演本科仅录取50人,比去年增加25人,缩水三分之一;粗略预算,北影扮演学院报录比约为194:1,同去年的114:1相比,难度进一步加大。



数据折射出这样的景象: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怀揣着盼望成为演艺明星的梦想。究其缘由,无外乎两点:在荧屏上可以光鲜亮丽,吸粉有数;在荧幕外,还可以取得不菲的支出。

依照马克思“经济根底决议下层修建”的说法,不菲的支出自当排在后面。

其实,演艺明星的高支出并不是机密。只不过最远因小崔爆料引发的轩然大波,再度将演艺明星这一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置信当不少人看到相关的新闻报道时,都会被其中的数字惊掉下巴:不断晓得明星支出高,但想不到竟然这么高!

事出必有因,演艺明星可以这般吸金,也应该有合理的缘由来加以支撑。

学过经济学的人,一定都对曼昆《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关于超级明星高支出景象给出的解释印象深入。原文是这么说的:


“……在一些职业内存在支出差距并不奇异。好木匠赚的钱比普通木匠多,好的管道工赚的钱比普通管道工多。人们的才能与努力水平不同,这些差异都会惹起支出差异。

但最好的木匠和管道工没有像演员和运发动中罕见的那样赚到几百万美元,用什么来解释这种差异呢?

……

超级明星发生在有两个特点的市场上:一是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用最优消费者提供的物品;二是使最优消费者以低本钱向每位顾客提供物品成为能够的是消费这种物品所用的技术。

假如金·凯利是最幽默的演员,那么,每团体都想看他的下一部电影;看两遍幽默性只要金·凯利一半的演员的电影并不是好的替代品。

此外,每团体都享用金·凯利的悲剧也是能够的。由于发生一部电影的拷贝是很容易的,金·凯利可以同时向数百人提供他的效劳。异样,由于湖人队的竞赛在电视上播出,几百万球迷可以享用沙克·奥尼尔精深的球艺。”


另外,从市场供求角度来看,作为稀缺资源的明星,其供应缺乏弹性,且难以被替代;而对明星的需求则是有数消费者累加的后果,因而决议了明星的价钱(即支出)必定处在市场高位(参见下图)。  

演艺明星收入畸高,是一种“病态的存在”?

到了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开端盛行。依照《粉丝力气大》的作者张嫱所说,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配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腕,从消费者的情感动身,企业借力使力,到达为品牌与偶像增值心情资本的目的”。明星们大可以很好地运用粉丝与本身的关系来展开运营性创收活动,而这也带来了更为多元化的支出渠道。

以上都是基于行业视角的剖析。假使站得高一点,从微观经济的层面来审视,那么我们会发现,演艺明星的畸高支出并不利于国民经济开展——而且,此景象还是一种病。

这话不是我胡言乱语的,而是出自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之口。

1


威廉·鲍莫尔(William J. Baumol),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几十年,2017年与世长辞。

他的研讨范畴普遍,造诣颇高。诺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施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承受采访时表示:“鲍莫尔教授是我这一代人之中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很长一段工夫内在管理经济学和创新作用等方面所获得的一系列的创新打破,对经济学发生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深远的影响。”

早在1965年,鲍莫尔就发现了科技提高可以进步消费力程度,同时能自然抬高工资的缘由:即在技术的辅佐下,制造业的消费效率会大幅度进步,工人们可以凭仗更低的本钱消费处更多的锤子、咖啡杯、手表等产品。

可是这却不适用于某些效劳业,比方音乐会上演、足球竞赛、医生反省、大学讲座等等;换言之,技术的提高并没有让这些效劳业部门的消费率有分明提升。

与此同时,这些效劳业的休息力,与工厂里从事消费制造的工人们是处在同一个休息力市场中竞争的,技术提高提升了制造业的消费率程度,工人们的工资便随之下跌;

与此同时,效劳业的工资也要随着下跌,否则效劳业休息力就要辞职跑去工厂下班了。但效劳业休息力工资下跌并没有随同着消费率的提升,直接招致效劳业开展的绝对本钱日积月累。

鲍莫尔用了一个抽象的例子来加以描写。200多年前,演奏一段莫扎特弦乐四重奏,需求四位音乐家独奏8分钟;而明天演奏此曲,状况与200多年前简直完全相反。可以预期的是,若干年后再度演奏异样的曲目,演奏工夫与人数根本上也很难被紧缩。因而可以以为,这一进程中“消费”的效率简直没有任何进步。

不过,这些音乐家们要阅历多年的勤学苦练,还要维系日常生活,那么明天的他们相对不能够讨取同200多年前一样的工资报酬。虽然没有比前几代人愈加高效,但是他们的工资还是会下跌,因而这些人的任务将会变得越来越昂贵,甚至还要明显高于制造业部门。

这一发现,可谓是鲍莫尔最具创始性的奉献。在他眼里,这是一种“病态”的存在,因此将其命名为“鲍莫尔本钱病”,先人也称之为“效劳业本钱病”。而这套实际,某种水平上也可以解释眼下演艺明星高支出的缘由。

当不少人为诸如“本人学历这么高,为社会开展提高做了不少实打实的奉献,支出却与那些明星大腕相差十万八千里”之类的成绩而困惑时,从本钱病实际中或许可以有所感知:这是由于明星们所处的行业使然,从国民经济开展的角度来讲,其实也是一种无法。

就像吴晓波已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的:


“前段工夫,我与一位40后的老先生交流,他慨叹这个世界变了。30年前,他在楼下的发廊剃头,最多一元钱;买一只电子手表,最多40元。

但明天,他去楼下剪头发,理发师剪了没几下,就要收30元;网购一只电子手表,却只需20元。有的东西变得越来越贵,有的东西却越来越廉价,这个世界真的看不懂了。”


2


既然名字里带“病”,那么一定是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存在着。除了前文中暗示的加剧不同行业间的不公道感之外,这种“病”更直接地表现在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之中。

依照经济学的内在逻辑,经济增长的进程不只是经济总量的继续扩张,更是产业构造的不时晋级转换,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的产出和失业比重逐渐萎缩,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出现出先升后降的态势,而第三产业逐渐上升,最初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但是,由于第三产业外部存在着鲍莫尔以为的“停滞部门”,即家政、交响乐、教育等,因而会拉低第三产业的全体休息消费率程度,且低于第二产业。如此一来,第三产业比重的添加,势必会招致国民经济的总体休息消费率放缓,进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下滑。

就像一个班级,本来全班均匀分数在80分,但是新出去了10个成果中等偏下的先生,让优等生所占比重增加了,全班均匀分数自然会降低到80分以下。

这些,也很能够是以后所谓“经济新常态”面前的本源之一。

本钱病能否有药可救呢?在鲍莫尔自己看来,这种本钱病基本没有医治办法。鲍莫尔还正告道,那些消费率停滞的效劳行业绝对本钱的增长,将会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1983年,他讲过这样一段话:


“……这意味着将来30年的生活质量将会好转,由于与生活质量有关的许多效劳绝对来说将会变得愈加昂贵,而批量消费的物品将会变得越来越廉价。”


不过必需供认的是,在鲍莫尔生活的时代,迷信技术兴旺水平远不像昔日这般,因而他的实际学说也难免具有一定水平的局限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时开展,人们关于成绩的认知越来越深化,因此也针对效劳业中存在的“本钱病”成绩开出了药方:从微观经济层面看,治愈本钱病的关键,在于进步效劳业的消费率程度;虽然处在“停滞部门”的音乐会、上演、足球竞赛、医生反省、大学讲座们的消费率难有打破,但效劳业中并不只限于这几大类,还有其他的着力点可以发掘。

假如将“停滞部门”中的效劳业各门类叫做生活性效劳业,那么除了这些以外的效劳业则可称为消费性效劳业。而正是消费性效劳业的崛起,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绪。

3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时开展,各个行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最典型的便是制造业与效劳业的交融趋向日益分明:



  • 一方面,制造业关于效劳的需求不时添加,其消费与运营活动越来越依赖金融、租赁、信息效劳等效劳产业的支持,效劳产品作为两头产品的比重不时添加;



  • 另一方面,效劳业的运营范围也在扩展,对制造业的浸透不时加强,效劳业企业凭仗本身的技术优势,将其消费链扩展到产品的设计与消费环节,完成了向制造业的跨界。



简言之,效劳业的消费内容逐步向制造业靠拢,制造业的消费内容也越来越效劳化;效劳业企业向着设计和开发环节开展,制造业企业则向销售环节进军。

在此背景下,那些以金融效劳、信息效劳、研发及科技效劳等为主导的消费性效劳业取得了极佳的生长土壤,而这些,都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精尖范畴。

现实上,消费性效劳业与音乐会上演、大学讲座等门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其与制造业消费活动之间的亲密关系:制造业的开展会扩展关于消费性效劳业的需求,促使消费性效劳业的产量和雇佣量添加,而消费性效劳业的开展也会反过去大大推进制造业的提高。

比方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它们所属的范畴自身并不带来产出,但却可以为古代制造业赋予极大的能量,并明显进步消费效率。

所以,如何克制鲍莫尔本钱病,鼎力开展消费性效劳业是关键所在,特别是与制造业关系亲密的科技型消费性效劳业,如电信业、信息效劳业、设备租赁业等等。

不只如此,以后我国临时引以为傲的昂贵休息力本钱优势正在逐步消逝,人口的疾速老龄化让适龄休息力不时增加,工人消费效率的进步也在抬高着制造业本钱的继续攀升。

依照依据中国欧盟商会资深产业专家豪尔赫·乌特克所说,到2020年,中国的制造业本钱能够会增长一倍甚至两倍,届时“世界工厂”名号将就此终结,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泰国、柬埔寨、越南等西北亚国度。

此时,消费性效劳业的重要性曾经不只仅局限在克制本钱病范围内,更是关乎到我国可以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发明”的晋级。

至于低效率高本钱的演艺行业,作为文明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昌盛自身并没有错。可是演艺明星的天价支出,关于本钱病的克制以及国度科技的提高所做出的奉献着实是无限的。

4


话说回来,演艺明星凭本领赚钱,自然也是无可厚非。但是相比于演艺明星的超高支出,那些真正从事高精尖技术研发攻关的人,处境似乎并不理想。

前不久,网上曝出了一份中科院院士的均匀薪资,下面赫然写着:5688元/月。加上各种津补助助,年支出也就10多万元。前北大校长周其凤院士更是慨叹:


“国度对院士是有优待,但相对不是副部级待遇。院士享用不到副部级的住房规范,也没有专车接送。医疗上,国度会布置院士体检,但医院不会按副部级待遇来效劳。院士最优的待遇就是乘飞机时,凭仗院士证,不买头号舱,也可进入贵宾室候机。”


异样是“明星”,这些报答同他们的奉献相比方何,置信每团体心中都有本人的答案。

人有“病”,天知否?或许,一些改动已是火烧眉毛。

【钛媒体作者:凡夫俗子,凡夫俗子话财经(eric_fuzi)】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许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