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起底电信诈骗黑市:上万用户被骗数千万

发布者:刘阳东
导读知情人士泄漏,一年前,好贷网的用户数据外泄,并流入电信诈骗分子手中。“疑似由于好贷网的一位副总裁,将数据卖了出去。他以为对方是电话营销公司,没想到是诈骗公司。”知情人士泄漏,尔后,这位副总裁被警方带走。好贷网的相关担任人表示,事情尚在调查中,并未判决。而这样的事,在互联网金融圈,绝非孤例。围绕存款用户,一条引诱、欺诈、剥削的产业链,正在构成。保守估量,被骗者已上万,数千万资金被卷走。谁该为这些诈骗

  知情人士泄漏,一年前, 好贷网 的用户数据外泄,并流入电信诈骗分子手中。

  “疑似由于 好贷网 的一位副总裁,将数据卖了出去。他以为对方是电话营销公司,没想到是诈骗公司。”知情人士泄漏,尔后,这位副总裁被警方带走。

好贷网的相关担任人表示,事情尚在调查中,并未判决。

而这样的事,在互联网金融圈,绝非孤例。

围绕存款用户,一条引诱、欺诈、剥削的产业链,正在构成。保守估量,被骗者已上万,数千万资金被卷走。

谁该为这些诈骗事情买单?

  01 拙劣诈骗

   在请求了一家现金贷平台的存款后,第二天, 陈思 齐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陈思齐先生吗?你是不是在××平台上借款了?”电话那头是一个很温顺的女声。

对方自称是该现金贷平台的客服,打电话过去审核一些根本信息。

   这在网贷界比拟罕见:电核,是风控十分重要的一环。  

况且,对方很快报出了陈思齐的身份证号、注册填写的银行卡号。陈思齐完全抓紧了警戒。

“我们打电话过去,次要是要确认您的银行卡中,有两个月以上的还款金额。”对方称。

陈思琪说银行卡里有1900元。

“如今需求您再提供一个验证码,我们核验一下能否失实。”

   果真,陈思齐很快收到了一个验证码。

起底电信诈骗黑市:上万用户被骗数千万

他把验证码提供应对方,随后却发现,银行卡上的1900元,不胫而走。

他去讯问现金贷平台官方客服,对方通知他,历来没给他打过电话。

   原来,这是一个骗局。  

但成绩来了:电话诈骗分子,如何失掉了陈思齐一切的信息?他们又是怎样晓得陈思齐在现金贷平台上请求过存款?

   追踪这条线索数月之后,一本财经发现,骗局的面前,是一个庞大而黑暗的江湖。  

   而利益在其中,错综复杂……   

  02 数据来源

诈骗分子的数据,究竟是怎样来的?

  “其实,我们的数据,大多是现金贷平台本人卖给我们的。”一位从事过电话诈骗的资深从业者郭 叶东 称。

   在去年监管收紧后,很多不正轨的小现金贷公司,业务难以为继,就开端干起销售数据的生意。   

   “现金贷生意亏了很多钱,只能买卖数据,挽回一些损失。”一家月放款规模不过几千万的小平台,在多个存款群和黑产群中,地下叫卖。

“一切数据打包,几毛到一块一条不等。”郭叶东称,他就已经从一些小现金贷平台手中,收买过几十万条数据。

   这些数据的维度极细,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银行卡,甚至还包括一些细致的风控维度,如学历、社保信息、任务单位、家人电话……  

   除此之外,一些存款超市也在出售用户数据。  

“存款超市自身就是给现金贷平台导客户的,它们会将这些数据卖给一些现金贷平台,让后者本人想方法去导客户。”某存款超市的开创人卢娜称。

   但是,它们却很难分辨数据购置方的身份。  

“警方正在调查好贷网事情,好贷网的副总裁被指将数据卖给了电信诈骗公司。”知情人士泄漏。

“这是完全有能够的。如今的电话诈骗公司都比拟精明,会假装成电话营销公司去收买数据。”卢娜称。

郭叶东称,除了承受现金贷和存款超市的自动销售,他们还喜欢和“内鬼”协作。

“这样的数据更廉价,普通几分钱就能买到一条。”

   而一些大平台流出的数据,多是被黑客“拖库”,然后直接在黑市上地下销售。  

起底电信诈骗黑市:上万用户被骗数千万

△流到黑市中的某知名平台用户数据

从源头流出的数据,必定是维度最多、质量最高的。

   而数据的产业链太长,在其活动的进程中,可钻的破绽四处都有。  

   比方,外包的短信平台和催收平台。它们都存在数据外泄的风险。  

目前,正轨的此类平台,都会停止数据的脱敏和加密。

但很多现金贷公司为了降低本钱,还是会去找一些不正轨的小平台。

“很多不正轨的短信平台会层层转包,寻觅通道,这些环节都会招致数据外泄。”某现金贷平台开创人平城称。

   平城的平台,也已经遭遇过用户被诈骗的状况。  

“一周接到近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各种管理政策不断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都保持着谨慎看好的态度,但是安方丹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是“风口上的大象”,技术正是这股风的原动力。了几百次赞扬,我们猜想,就是短信供给商把用户数据泄露了。”平城紧急封闭了3家短信供给商的接口,尔后再没有新增赞扬。

   实践上,大少数现金贷平台的数据平安防备认识不强。  

“很多现金贷平台给供给商的数据接口开得太松,我们直接能看到用户的姓名、电话和银行卡号。”一位短信平台的市场总监称。

   而数据的肆意活动,早就成为行业的普遍景象。  

假如注册了一个存款平台,接上去,你的手机将不得安定。

“一天七八个电话,问我要不要存款,手机上频繁收到各个平台的存款短信,说曾经给我授信几千几万,点开就可支付。”陈思齐称。

   流入市场的数据,究竟有多少?   

   “至多有上千万条。”郭叶东看到,黑市和存款群里卖的数据数量惊人,有知名大平台的,也有小公司的。   

   数据链条太长,一切经手者,都能够成为数据外泄的人。  

   而其中的利益引诱,真实太大……

  03 诈骗方式

这些数据流到诈骗公司手里之后,一出精心筹划的大戏,才刚刚收场。

   “这类诈骗之所以得手,一个十分重要的缘由是,存款公司普通会电核,常常存款的用户会觉得这很正常,警戒水平较低。”郭叶东称。   

假如还能提供用户注册时绑定的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用户就简直会全信了。

假如有些用户警戒水平较高,他会让他们再加一个QQ号,称是官方客服。

在QQ上,“客服”再对用户软磨硬泡,提供更多维度的数据,比方学历、家人电话,重复添加用户信任感。

   其中心目的,就是让用户提供验证码。  

“很多快捷领取的通道在守旧之后,可以直接扣走银行卡的钱。”郭叶东称。

而这个新骗局的成功率极高。

郭叶东公司有20团体,15个用电话,4个用QQ,1个担任领取通道对接,一个月可以搞上去几十万到上百万。

“一团体普通可骗到1000到3000不等,打10个电话,就有1个置信的。”郭叶东称。

前端工夫电话诈骗公司被严打,很多从业者转行,但最近,这一景象又开端死灰复燃。

   针对现金贷和存款用户的诈骗,正在成为他们专注的新形式。  

   “如今最少有上百个团伙,专门针对存款用户诈骗,哪怕一个团伙骗走10万,也有上千万的钱。”郭叶东保守估量,最少有上万人上当,数千万被卷走。   

   而被骗之后,用户很难追回损失。   

发现被骗之后,陈思齐四处发帖,在网络上找到了少量有异样遭遇的人。

他们集结成群,试图去讨个说法,却发现赞扬无门。

   他们尝试过报警,后果发现连立案都很困难。   

“要么是金额太少,低于2000元,达不到刑事立案规范;要么就说现金贷公司和诈骗公司都不是外地的,依据属地管理准绳,不在管辖范围。”陈思齐称。

   就算立案,独一的线索就是一个电话或QQ号码,清查起来,困难重重。  

他们也尝试去现金贷平台赞扬,对方却称本人也是受益者,“他们是冒充我们的客服啊”。

   但简直一切的被骗用户都以为,现金贷平台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我们在一个平台上借钱,后果对方冒充平台方来骗钱,一定是平台泄露了数据。”陈思齐称。

“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现金贷平台先赔偿用户,然后成为直承受害者,对诈骗分子有追诉的权益,这样可以集中报案。”他表示。

被用于诈骗之后,数据就没有价值了吗?

其实,一切还只是开端。

   诈骗公司把“压榨”之后的数据,称为“渣子”。  

这些“渣子”,会被他们再次拿出去销售。

而售价仍然可以到达几毛到一块一条。

也就是说,数据用完之后,他们能再以买出去时的价钱卖出去。

平进平出。

   “卖给借条,或许其他电话营销公司,让它们再去榨取一遍价值。”郭叶东称。  

所谓的借条平台,就是一些地下的“超利贷”。

它们通常会藏身在一个荫蔽的地下室,几团体躲在外面打电话,让他人打借条借贷。

借700,一周后还款1000,年利率高达1800%。

而电话营销公司,则是帮其他的现金贷平台获客,将这些用户拉到本人的平台上借款。

围绕肆意活动的数据,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正在构成。

先是诈骗分子下套,再是超利贷借条洗劫,最初还有电话营销公司剥削。

用户的数据价值,正在被各方蚕食与压榨。

谁来维护我们的数据?谁来守护我们的隐私?谁又来为损失买单?

(应受访者的要求,文中局部人名为化名)

【本文为协作媒体受权 投资界 转载,文章版权归 原作者及原出处 一切。文章系作者团体观念,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络原作者及原出处取得受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络(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