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涉农贷款年均增长500亿元的背后

发布者:刘楠华
导读农行职员深入农村,为村民讲解惠农政策。资料图编者按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显示,自2007年
 

 

农行职员深入农村,为村民讲解惠农政策。资料图

编者按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显示,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累计增长534.4%,11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6.5%。有关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18年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分别为2870亿元、2172亿元,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提供抵押补充贷款33795亿元。

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涉农贷款供给,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促进了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生态建设进程。

农行浙江省分行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县域存贷款总量分别达到6853亿元、504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总量4731亿元。

涉农贷款一直是金融业务中的“硬骨头”,但在浙江,近三年,农行浙江省分行涉农贷款年均增长达到500亿元,各项数据遥遥领先。浙江既非农业大省,村庄数量也不算多,涉农贷款何以一枝独秀,增幅居高不降?

农业:为每个产业量身定制

乐清市大荆镇是全国重要的铁皮石斛产业基地,这些年,面对激烈竞争,大荆却越战越勇,关键就抓住了加工环节。许多企业体量虽然不大,但带动能力极强。为守住阵地,老板们都想方设法购置设备、升级技术,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可资金常成“拦路虎”。

农行乐清支行发现这一现象后,马上将“铁皮石斛贷”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银行依托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梳理出优质客户名单,再通过一系列的评议分析,对经营主体们授予贷款额度。只要经营稳定、信誉良好、负债合理,主体最高可贷30万元。该业务开展仅一年多,到去年底就发放信贷资金超过3.5亿元。

记者走访发现,全省诸如此类的产品还有不少,像新昌的“草莓贷”、安吉的“白茶贷”、浦江的“葡萄贷”、苍南的“番茄贷”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只要是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几乎都有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同时,针对乡村旅游、民宿、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农行同样跑在前头,提前做出布局,推出了乡村旅游贷、民宿贷、返乡下乡人员双创贷等。

一直以来,“三农”金融发展慢,其中自有诸多原因:与工商企业不同,农业主体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和交易记录,信息高度不对称;加上户数多、额度小,经营成本相对很高;此外,农业不仅有市场风险,还有自然风险,一旦缺乏担保和抵押,银行放贷风险就非常大。

农业银行首席专家、浙江分行行长冯建龙认为,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农行必须在农村金融中发挥主流、主导和示范作用,尤其在浙江,从乡镇企业,到民营经济,再到新经济、新业态,农行的成长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央提出普惠金融,这是政治命题,浙江率先破题责无旁贷;另一方面,浙江的城乡融合走在全国前列,农村金融也大有可为,对农行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给予的机会。

怎么用“金融活水”浇灌现代农业?浙江农行统分结合:一手抓基础性、公共性的农田水利支持,另一手则抓产业扶持,鼓励地方因产制宜、因地制宜,围绕各自的特色产业,创新推出金融产品。

农行浙江省分行三农对公业务部总经理姜晖告诉记者,围绕农业产业的金融产品,尽管整体数额不大,但发展迅速、精准度高,很多都是史无前例的首创,各地支行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很快就百花齐放,形成破竹之势。

数据显示,仅一产方面,农行浙江省分行对经营主体贷款总量达到322亿元,其中龙头企业覆盖率达87%,在二、三产业上,则更为活跃,围绕特色农业的开发、生产和加工项目,省分行发放农产品加工贷款157多亿元,尤其是三产信贷产品,年均增速超过了15%。

农村: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

浙江风景如画,声名远播,但作为江南水乡,一度饱受水污染之扰。2013年底,省里启动“五水共治”攻坚战。一时间,全省各地、各行业开始重拳治污。

按规定,河道整治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才能建设,资金没到位,项目启动就慢了。为啥不融资?因为自身没有经济效益,按银行现有的信贷政策,很难。“五水共治”又完全属于新生事物,不仅在农行内部,甚至在整个中国金融业,都没有现成的信贷品种。

还未等到省里“下命令”,农行就推出了专项信贷产品“治水贷”,一举破解财政资金在水利建设上“先支后收”的困局。截至目前,农行相继投入43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河道整治、强塘固险、农污治理等230个项目,带动投资近千亿元。

农行的敏感性,得到了省里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赏。但实际上,农行这样闻风而动的反应,还有很多。浙江是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一直以来,由于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短、小、频、急,再加上政策手续不全、地域分布散、主体层级低等,传统信贷很难支持。而每一次,农行都跑在了前头。

桐庐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地区唯一少数民族乡,其中平均海拔500米的戴家山村,最偏远,也最贫困。戴家山村曾向农行借钱三次,正是得益于“美丽乡村贷”的支持,让这里成为“网红明星村”,乡村旅游带富了一方人。

“美丽乡村贷”面向镇、村主体,单户最高3000万元,且以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一下为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古村落保护等项目安上了“推进器”,投放金额307亿元,覆盖全省304个乡镇、村庄近4000个,受益农户达234万户。

浙江藏富于民,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不高,如何培育“造血功能”,成为浙江完成农村股改后的新课题。去年,农行浙江省分行专门设计了名为“富村贷”的产品,用于支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租赁用房、商品市场,以及发展标准厂房等物业经济和服务型经济。目前已支持项目17个、金额21亿元。

永康市的花川村早在十多年前,就利用村集体零用地,建市场、盖物业,如今很多设施开始老化。去年,花川村率先获得“富村贷”支持,不仅翻新了建材和化工市场,还新建了电商物流小镇和养老中心。

在姜晖看来,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还需要通过金融匹配,来盘活农村要素市场。对此,浙江各级农行较早就推出了林权、农房、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超前谋划,推出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今年6月,农行浙江省分行又开出了一个先例,在杭州专门成立了一家文旅支行,为全省重点文旅项目、文旅集团及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和信息咨询服务,进一步推动“美丽经济”转化。

农民:足不出户享受服务

浙江农民创业多,因此融资需求旺盛,可对银行来说,放贷并非易事:贷给谁比较靠谱?贷多少合适?怎么管理资金用途?成本高如何解决?风险又咋控制?

2017年,农业银行推出“惠农e贷”。其核心是分析农民的信用数据,对白名单的农户给予纯信用贷款。但在农村,因为信用数据的缺失,银行往往无从下手: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从建立农民信用数据库这个基础工程开始!

农行浙江省分行马上响应,线上线下整村推进,加快推动农民信息档案建设。问题是,浙江有两万个村,上千万的农民,就算把农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派到村里,也不可能将数据全部收集完毕。怎么办?农行试点探索农村金融自治模式,即农行将信贷初审权限放到村两委,由村里自己做主、审核与管理,极大地增加了村经济的自主权。

这项始于2013年的探索,效果非常好,农行一下有了3400多个金融自治村,也有了信用数据的来源。金融自治村属于整村授信,额度往往不高,为了覆盖面和支持力度,除了线下收集,农行还打通多个政府部门,批量获取农民生产交易、涉农补贴等数据,同时打通内部业务系统,自动抓取农户的存款、理财、结算、代发工资等数据,“三条腿”齐发力,为农民建立信贷档案。

数据显示,农行浙江省分行已建成村民信贷档案264万户,占全省农户数35%以上。农户金融部总经理胡永忠介绍说,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融资需求,他们建立了35个授信模型,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各种群体。

有了这些顶层设计,怎么样让老百姓快捷便利地获取服务?据了解,惠农e贷全流程可通过互联网自助解决,一只手机,随借随还,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截至今年9月末,农行浙江省分行惠农e贷余额超400亿元。

当然也有人担心,并非所有农民都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玩得溜。实际上,农行在浙江的线下服务更到位:在金融空白乡镇,农行有700多家“三农”工作室,定期驻点服务;在全省350个重要乡镇,农行均设立了物理网点;15900多个行政村,都免费安装了“惠农通”机具,等于在家门口有了个微型银行,小店老板还能现场帮忙。

除了放贷快速,服务便利,关键是利率还很低。过去,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农民想要贷款,成本居高不下。现在,浙江农村都流传一句话:“农行走到哪,哪的利率就下降”。如今,一个日趋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圈,正在浙江乡村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