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国网工作服,蓝色的安全帽、黄色的皮卡车,额尔古纳市的电力工人争分夺秒奔波在电网建设的路上。点亮草原、温暖毡房、照亮林海,电力建设的步伐为额尔古纳的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自2010年起,额尔古纳电力公司3年来,农网改造总投资2.65亿元,共解决2个无电自然村屯用电问题,改善全市6个乡镇用电问题。共改造线路总长408.724公里,杆塔总计746基,新建变电站 6座,其中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5座,户表改造11757户,售电量稳步增长。截止到2013年4月16日,实现安全生产8142天的长周期。在农网改造现场、在抢修的路上、在客服中心,“你用电,我用心”深入民心,充分发挥了电力服务龙头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促进全市的旅游发展、农牧业增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额尔古纳市恩和乡,是中国唯一的一个俄罗斯民族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使恩和、室韦等地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旅游圣地,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恩和、室韦等地共用恩和35千伏简易变电站,简易变电站供电半径小,线径过细、负荷过小,致使线路损失过大,末端电压较低,造成用户无法正常生活用电,在旅游飞速发展的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电力供应成为了最大的阻力。
为切实解决旅游地区,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室韦苏木、太平百年老镇、莫尔道嘎白鹭岛等地的用地问题。额尔古纳电力公司的电力职工在电网建设的事业中,他们如松树一般,有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平凡而淡薄,淳厚而朴实,又如小草为人间增添着一丝生机,如蜡烛为人类增添着一缕光亮,如牧童的芦笛,洒洒脱脱地谱写着一曲感人的乐章,把光明和温暖传递给千家万户。2013年4月3日,历经550个日夜,伴随着恩和变电站和室韦变电站线路切改,恩和、室韦等地的居民终于盼来了稳定的长明电。
“马上就要到旅游季节了,开始真是急得不行,来的游客都希望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能洗个热水澡,安安稳稳的睡个觉。可是我家总是因为洗不上澡,有时甚至连焖个大米饭都会跳闸,根本留不住客人。今年可好了,我们这建了个新的变电站,而且已经用上长明电了,不用每天都是轰隆隆的发电机,真是好。”恩和的家庭游老板说着。
恩和—七卡—室韦输变电新建工程总投资5820万元。工程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1台20000kVA,新由110千伏拉布大林变电站出口接至110千伏恩和变电站。建110千伏单回线路89.086公里,杆塔合计:491基,其中103基铁塔, 砼杆388。恩和110千伏变电站的投运首先将解决恩和、室韦地区为中心的负荷增长,缩短供电半径,提高供电电压,改善电能质量,使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供电可靠性都得以加强,也为该地区农场扩大再生产、发展当地旅游业及矿业生产提供有利的用电保障。
不仅在恩和、室韦电力供电可靠性有所改变,在百年老村太平、在上库力奶牛村,处处都有电力工人的身影,他们为了让百姓用上电,他们从未停歇。内心就一个愿望,请快些,快些,再快些,能够尽快的完成农网改造,早日给各地送上光明,是内心最坚定的信念。正是这种坚守,这份执着,还有系百姓的这颗不变的心,所有的电力工人奔波在路上,寒冰压倒无数的树枝,冰凌也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站在百年老村——太平川屯风光互补变电站山顶远眺,整个太平尽收眼底:原始的木刻楞、蓝眼睛,黄皮肤的俄罗斯族。现在的太平热闹非凡,来旅游的络绎不绝,现太平已有“俄罗斯风情园”旅游饭店1个,家庭游旅饭店5家。原来迁走的人民也陆续的迁了回来。又是一片繁华的景象。
据了解:额尔古纳电力公司将在2013年完成2012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110千伏莫尔道格—于利亚输变电新建工程、35千伏于利亚—白鹿岛输变电工程等工程。将大大改善莫尔道嘎——于利亚——白鹿岛全国著名旅游地区的供电可靠性。
面对额尔古纳市地域辽阔,地势复杂,面对旅游的全面发展,电力建设者们正在征途跋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