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车和家沈亚楠:私家车本钱高于共享出行方式,车和家将推出定制网约车

发布者:李俊
导读2018年4月20日,由亿欧汽车主办的“预见·科技出行——GIIS 2018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权力、汽车供给商、科技公司、自动驾驶企业、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智能出行平台等近30位嘉宾,围绕产业政策、产品革新趋向、车企战略、品牌塑造、供给链创新、投融资新风向等话题,共同探究了汽车产业的开展方向。其中,沈亚楠宣布了以“科技出行的理想与途径”为主题的演讲,他
车和家沈亚楠:私家车成本高于共享出行方式,车和家将推出定制网约车

2018年4月20日,由亿欧汽车主办的“预见· 科技出行 ——GIIS 2018 智能网联汽车 产业创新 峰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权力、汽车供给商、科技公司、自动驾驶企业、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智能出行平台等近30位嘉宾,围绕产业政策、产品革新趋向、车企战略、品牌塑造、供给链创新、投融资新风向等话题,共同探究了汽车产业的开展方向。

其中, 沈亚楠 宣布了以“科技出行的理想与途径”为主题的演讲,他以为:

1、汽车行业分为1.0、2.0、3.0时代,这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递进和迭代的关系;

2、在汽车2.0时代,车厂就应该提供更多的智能互联的效劳,汽车是一个效劳载体;

3、纯从经济、出行的本钱角度讲,特别是在城市地域、高密度的城市地域是没有理由再拥有一辆本人的车;

4、 车和家 的定制 网约车 会在2020年上半年面世,下一步将树立网约车管理平台。

以下为沈亚楠演讲实录(有删改):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车和家对汽车行业的了解。我们把汽车行业分为1.0、2.0、3.0时代,这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递进和迭代的关系。我们如今处于汽车1.0时代,汽车1.0时代从工业反动就开端了,它的表现方式产品就是传统的燃油驱动车,它的产品定位其实就是一个驾驶工具。

这外面关于车厂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就是复杂的买卖关系和加一定的售后效劳的关系,在很多时分,这样的关系也是透过一切的代理商来达成的,这是1.0时代。

很快我们就要面临2.0时代,2.0时代的驱动要素就是数字时代的反动。无须置疑的第一点是,车要变成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更大的变化是从原来独立的机械产品变为智能互联的产品,这也是数字驱动扮演更大角色的缘由。

在这个阶段的时分,我们车厂跟用户之间的关系就不复杂是一个产品的关系,除了卖这个产品之外,围绕着它作为一个智能互联终端的产品,车厂就应该提供更多的智能互联的效劳,汽车是一个效劳载体,这是2.0时代。

当我们努力打拼2.0的时分,3.0时代曾经在门口了。3.0的驱动要素是 人工智能 ,大家都会认可人工智能很大的使用场景就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会怎样改动汽车行业?就是 无人驾驶 加共享的出行空间。很多车会变成无人驾驶的共享车队。到了3.0时代,车厂和代理商和客户的关系不是一个卖产品的关系,而是里程买卖的关系,卖给客户的是效劳,这个权衡尺度是卖给客户多少公里的出行效劳,而不是一辆车。

1.0、2.0和3.0在我们看来不是相互替代的,不是说到了3.0时代就没有2.0,它是不时迭代的进程。基于此,我们车和家以为,将来的汽车行业会演化成两个不同的行业:一个行业一直还是会有很多人情愿拥有本人的车,这是公家拥有车辆还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很快,更大的市场会演化出来,就是出行效劳。为什么觉得出行效劳的市场会比公家拥有车还大呢?我上面来给大家做一个引见。

依照UBS(瑞银集团)剖析来讲,无人驾驶使车下面本钱的添加,但是减掉了驾驶员的本钱之后,无人网约车本钱会降到每公里两块七毛三,这样就相当于你用无人网约车比你本人开车要廉价。但明天在美国,你本人开车还是比打车廉价。

但中国的状况曾经不是这样了,中国的状况是,假定是在一线城市,假如你买一辆十五万的车,其实你的综合运用本钱曾经到达三块钱。思索你车辆的折损,思索你的燃油、保险、停车,总的本钱算出来的。但其实明天我们的网约车,假如打滴滴慢车,综合上去均匀是两块五一公里。实际下去说在北京除非买一个很贵的车,不思索打不到滴滴的状况下、不思索效劳程度的成绩,从经济上讲,本人买一辆车曾经没有意义了。

依据我们对其本钱的剖析,到了2030年的时分,电动化的无人车的本钱不到一块钱人民币。为什么说这个市场会分化成两个市场,很多人假如不是以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是从生活质量和团体喜好角度讲,他还会拥有本人的车。假定纯从经济、出行的角度讲,根本上是没有理由,特别是在城市地域、高密度的城市地域是没有理由再拥有一辆本人的车。但人不是完全的经济植物,他还有感情。

我们再深化的看看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纯从中国来看的话,明天我们假如把整个的出行看成总的盘子来讲,中国2018年每人每天的出行频次是0.8次,兴旺国度均匀是1.7次,相当于在明天我们的网约车每天的双数是3700万单,相当于网约车对市场的浸透率只要3%。

我们瞻望一下2025年会是什么状况,保守估量,2025年中国每人每天出行1.4次,每天国际将发作两亿次的出行,网约车浸透率应该是多少呢?

这外面我们还是要做一个估量,2016年到2018年,网约车的生长率大约是49%。也就是说我们假定绝对保守的就40%的年增长率不断到2025年,网约车的浸透率就会到达22%。

我们假定22%的浸透率,到了2025年我们网约车每天单量就会到4.4亿单,每天发生的金额就是90亿元人民币,为什么说大家不断不时地看出行范畴,由于这个市场是比明天的汽车市场更大的市场。一局部的汽车市场还是现有的团体消费者市场,还会存在很大,但是演化出更大的市场是效劳市场,汽车不再是一个团体消费品而是消费工具。

那我们看在这个格式下将来的开展会怎样样。首先看中国的状况,我们方才讲了滴滴一天是2500万单,仅仅掩盖了我们现有的30%的浸透率里的2%,关于滴滴来说也是宏大的市场潜力。假定我从明天的2500万单演化到将来的每天4.4亿单,假定滴滴持续坚持他如今75%的市场份额的话,这个市场是宏大的。

所以也就是说为什么美团等很多人都要冲出去,这个市场是十分宏大的。但是不要忘了中国只是市场之一,其实还有更大的市场,开展中国度很能够是他们会跳过团体买车这个阶段,就像中国人从有线电话直接跳到无线电话手机一样,在印度很有能够会跳过公家拥有汽车的阶段,直奔共享汽车、网约车,再到无人驾驶这个阶段。这个市场是更大的,它完全没有存量的团体汽车的市场。全球的市场整个的时机也是十分大的。

但是,如今仍然还是存在成绩。为什么想要进到这个出行范畴去呢?要看到这个范畴有宏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如今存在很大的成绩。第一个成绩就是说明天在整个网约车出行的平台上,供给方的效率是十分低的。我们把网约车的市场划分红需求端和供应端,需求端就是线上平台,来抓取大家的出行需求,然后做需求和供给婚配的,这个如今当然是滴滴最大了,美团如今杀出去了,当然还有曹操、易道、神州等,这是需求端。

但是真正的供给端是什么呢?供给端主流是2500万台滴滴车主公家拥有的的车、一些小规模的私管平台和曾经发生了小规模的车队管理公司。也就是说在供给端这一端很散乱,根本上没无效率,谈不到数据驱动,谈不到智能构成,由于你的需求端是十分弱小的智慧平台,其实供给端还是很零散的,这些人他本人去买车,本人维护保养车,本人调度本人,其实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第二个成绩,即便是明天这样的状况,虽然曾经到了两块五了,其实还是很贵。专车以北京为例,假如打五公里来看的话,北京是二十二块钱坐专车,出租车十九块,滴滴随着流量往智能终端设备迁移,新的机遇“物联网商业社交时代”也将迎来,通过人的第六器官(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终端的联网互动,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下流量通过LBS定位重新分配,又通过物联网终端智能推荐引擎引导到网上任意有价值的地方,至此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慢车十四块,但是比坐地铁,坐公交还是有差距的,这个需求还是很贵的。

我们车和家在外面做什么?我们回忆一下方才的几个成绩。第一就是说现有的车队是零散的,他们都在用为私家车设计的车在做零散车队的运营管理,没无效率,车自身也不是为网约车定制的。第二个成绩是说即便是这样还是很贵,即便很贵体验还是很不好。那么,我们会在出行范畴和滴滴一同协作,但是车和家本人的奢华七座增程式中大型SUV会在往年下半年跟大家见面,明年年中上市。我们的定制网约车会在2020年上半年面世。

我们希望到2025年可以满足,在方才我说的4.4亿单外面,大约是30亿公里每天的效劳里程,我们希望在这个效劳里程外面至多提供每天一亿公里的里程效劳,透过我们的产品战争台,和滴滴风平台协作。

所以我们的途径还是1.0、2.0、3.0,这1.0、2.0、3.0辨别处理刚刚我说的三个痛点。车队管理有效、本钱高、效劳体验差。我来解释一下车队运营的1.0时代,我们会做定制的电动汽车。定制之后电动化本钱会下降。跟公家买车不一样,网约车的本钱外面25%是能耗,从燃油转向电当前,这个本钱会下降25%左右。经过定制电动车之后,我们的车其实是可以跑满60万公里的,这样的话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讲,折到每公里,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拥有本钱)就会下降。

接上去就是2.0时代,我们汇集中力气做网约车管理的平台,不是滴滴线上平台,是线下管理司机和管理车队的平台。经过智能平台的角度,进一步的优化本钱构造。

3.0能够要到2025年才会真正商用。我们会做自动驾驶的平台,会做自动驾驶的无人网约车。这样的话就是我们车和家的途径。

还有几个未解之谜,也情愿和大家一同考虑。并不是我们找到了一切事情的答案。譬如说将来都变成网约车了,政府政策究竟怎样影响它,有很多成绩。还有,最近我跟一个MIT的教授在讨论这个成绩,你这个逻辑很对,但是你要想假如有22%的浸透率,中国明天的路曾经这样了,假如22%的浸透率变成大家不做公共交通做你的网约车,虽然很廉价很好,但是交通究竟能不能承载,说假话我也没有答案,那时分能够私家车少了,网约车多了。这个比例究竟是怎样的,会怎样影响我们明天曾经拥堵的交通,我也不晓得。所以说有两个未解之谜,可以将来跟大家一同讨论,但是市场的开展方向和车和家想要做的途径是很新兴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