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句名言,放在明天的创业环境也非常贴切。创业维艰,不只从0到1难,从1到10、从10到N也异样困难。产品、运营、营销等各个方面的成绩,会随同企业开展的每一天,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致命费事。
近期,乐视、暴风和科大讯飞等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明星企业”,在各自范畴创出一番名堂后,也仍然没有走出风险区,纷繁遭遇质疑。那些过来那些把它们推上神坛的营销包装、媒体曝光,如今开端发扬反作用力,质疑它们虚有其表、名不虚传,将它们置于大众言论的“飓风”之中。这种飓风带来的不只是企业股票的大起大落,甚至还上升到外界对其业务形式真伪的猜疑,让企业不得不小心翼翼,在“提心吊胆”中疲于奔命地回应各方质疑。
难道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每当发作这些事情,关于创业公司“初心”的讨论就会东山再起。在一个资本兴旺、媒体兴旺、“风口”横飞的时代里,创业公司究竟应该把重心放在营销包装还是产品打造上?不同选择会如何影响企业将来的开展和生活?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想谈一些高见。
两个极端:网秦的落寞和大疆的崛起
谈及专注营销包装和专注产品创新的典型企业,我脑中第一工夫显现出来的代表辨别是网秦和大疆,这两家根本上是两个极端。
成立于2005年的网秦是第一家登陆美国纽交所的中国挪动互联网企业,早在2011年就上市了。事先,中国3G用户刚刚过亿,小米也刚开端做智能手机,而网秦就展开了漫山遍野的手机平安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的行业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宣传。
2012年,网秦就宣布已为全球150多个国度超越2.4亿用户效劳——虽然绝大少数中国用户并未见过或用过其产品。在最鼎盛的2013年,网秦的市值一度接近25亿美元。后来的故事置信大家都晓得,浑水的一份报告把网秦拉下神坛,造假疑云下该公司频频危机公关并数次调整业务方向,如今市值缺乏3.5亿美元,早已褪去“明星企业”的光环。
晚于网秦一年成立的大疆,如今已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智造”代表,但该公司直到2015年才大范围被人们所知,促因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汪峰用大疆无人机空降钻戒成功求婚章子怡。也是从2015年开端,大疆才陆续被国际外威望媒体和机构认可和曝光,简直成为中国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名片。如今在多家调研机构的报告里,大疆已是一家占据全球无人机近70%份额的龙头企业,是一家估值100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
两相比拟不难发现,网秦是一家典型的宣传营销大于产品实力的公司,而大疆则正好相反。网秦从一开端就给本人贴上多个“第一”标签,而且屡屡调整业务追逐“风口”,而大疆潜行10余年也未自动往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这些“风口”靠,最终外界却自动赋予它想要的一切。
当然,网秦与大疆只是万千企业中的一两个案例,并不能从统计学角度证明坚持产品创新其后果就一定优于专注营销包装。但有一点似乎可以明白,那些既可以将一家企业捧上天,也可以让一家企业摔在地的媒体言论,历来都不是企业所能掌控的中心竞争力。在这个信息越发通明和对等的时代,企业在产品、技术、效劳和体验创新方面的硬实力,才是创业者应该放在首要地位并孜孜追求的。
不变规律:产品是1,营销是0
互联网、挪动互联网的飞速开展,使得一些人置信,与互联网相关的创业就要短平快,不时讲故事包装本人,谁声响大拿到足够资金撑到下一轮,熬死大局部竞争对手,谁就能“剩者为王”。
而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这些人又严重科学迭代创新,复杂的以为钱粮充足后招人就可以很快补上。这样的看法在互联网“下半场”——尤其是在阅历资本寒冬后——是十分风险的。“产品是1,营销是0”的不变规律本次涌现的 AI、区块链和物联网热潮不同于以往,将对产业、社会和生活产生真正堪称“颠覆性”的变革。IT 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地“换脑”: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刷新,全面升级。,在资本自省和乐视效应之后,更应该被注重和服从。
实践上回忆过来20多年来互联网创业的历程,你会发现不少明天已成巨头的公司,其成功的关键正在于专注产品、技术和效劳等中心,而疏忽甚至无视媒体言论的宣传营销。
以亚马逊为例,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电子商务企业,自创业以来不断就被媒体批判和看衰,在1999年科技股表现正盛的时分,甚至被《巴伦周刊》痛批无法盈利,行将“爆炸”。面对漫山遍野的质疑,亚马逊开创人杰夫·贝佐斯不为所动,继续投资物流和IT根底设备,努力于降低本钱、提升效率和进步用户称心度,在延续盈余10多年之后最终成就了亚马逊昔日的位置。
除了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在国际热炒新电商、新批发等概念的同时,美国一家名为Warby Parker的眼镜店,曾经在低调中将异样外延的事情做了五六年。WarbyParker的商业形式是:顾客先在Warby Parker网站上挑选恣意5副眼镜,然后在收费寄上门的5副眼镜中挑选其中的1副或几副,之后把不要的邮寄回Warby Parker,足不出户完成试戴和购置全进程。
但是,这样的效劳并未推低价格,相反Warby Parker的眼镜含邮费仅有95美元,远低于那些门店售价。在截至2016年的短短5年工夫,WarbyParker 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在全美16个州开设了24家线下体验店,成为创办实体门店速度最快且最成功的互联网品牌。同时,Warby Parker均匀每平米每年销售额达20万元人民币,平效超越了蒂凡尼和百思买。
反观国际的O2O或“互联网+”创业,相当一局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营销宣传大于实践停顿,甚至因数据造假、融资造假等景象被资本和媒体“遗弃”,落得一地鸡毛。其实就实质上讲,O2O的需求是实践存在的,但就因一些晚期创业公司和资本的疯狂炒作,搞坏了整个行业。
尊重知识:让产品和营销相得益彰
当然,诚如“产品是1,营销是0”所表现的,营销一旦被放在正确的地位,就会发作很大的成效。创业公司——无论是国际还是海内创业——我想在处置这两个要素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尊重知识。太阳之下无新事,互联网之下也无机密,信息传递的通明和对等,让普通网民和股民也能比拟容易看到互联网创业的实质,不尊知识的过度宣传只会是搬起石头砸本人的脚。
过来几年里,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过于奉行“风口”论,PPT创业之风四起,留下了很多不遵知识的案例。比方,众所周知视频网站简直都未盈利,遑论用它撑起包括手机、汽车在内的多个生态。又比方,单纯的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一个或几个“风口”,就号称要做下一代BAT,也真实难以令人服气。补足知识后的资本、媒体及各界人士,会很快认清这些项目的真面目。
当然,创业也不可视宣传营销为祸不单行,避而远之。在尊重知识的大准绳下,虽然不是上市企业,经过传媒宣传产品品牌、与大众坚持沟通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其中可以遵照一些小准绳,比方多谈本人,少谈对手;多议现状,少论将来;多出干货,少煲鸡汤。同时,何时、何人、如何发声也很考究,错误的工夫、错误的人物以和错误的方式去宣传,都有能够适得其反,成为他日媒体清算的“证词”。
总之,创业是一场困难的修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业者要思索的东西纷繁复杂。当面对产品优先还是营销优先的选择时,我建议大家毫不犹疑投向前者。产品圈有这么一句名言,“一款产品在完成开发的时辰,就根本上在80%的概率上决议了这款产品能否可以成功。”这不是说产品的迭代更新不重要,而是标明产品一旦失败,再牛的营销包装也多半拉不回来。一款产品如此,一个企业亦如此。
如何在飓风下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飓风!
作者:孙良, 一名互联网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