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小米首单CDR请求获证监会受理!同股不同权+CDR

发布者:王熙
导读划重点:小米采用了香港IPO与境内CDR同步停止的形式。证监会已于6月7日接纳并受理了小米集团的《地下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请求。至此,小米成为CDR试点的第一单请求。小米一旦上市,就将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无望成为往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6月8日,小米成为首个递交CDR请求并获证监会受理的公司。“刻薄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这是雷军在小米集团港股招股书中致投资者的话。看起来,“雷布


划重点:

  1. 小米采用了香港IPO与境内CDR同步停止的形式。
  2. 证监会已于6月7日接纳并受理了小米集团的《地下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请求。至此,小米成为CDR试点的第一单请求。
  3. 小米一旦上市,就将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无望成为往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

6月8日,小米成为首个递交CDR请求并获证监会受理的公司。

“刻薄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这是雷军在小米集团港股招股书中致投资者的话。看起来,“雷布斯”的运气真不错。


上证报记者8日从证监会官网得悉,证监会已于6月7日接纳并受理了小米集团的《地下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请求。至此,小米成为CDR试点的第一单请求。

受此音讯安慰,小米概念股疾速拉升。截至8日开盘,宇环数控(002903)涨停,同益股份(300538)涨幅5.01%、精达股份(600577)下跌4.29%、普路通(002769)下跌4.59%、共达电声(002655)下跌2.21%、九安医疗(002432)下跌2.89%。

有投行人士指出,在小米之后,百度、阿里、京东和网易等公司也无望陆续提交CDR请求。

异乎寻常的是,小米采用了香港IPO与境内CDR同步停止的形式,如此神级操作值得“双击666”。

不过,或许有人会问,在创新企业试点的“三套”规范中,小米适用的是哪一套?上面,小编就带你逐条剖析。

尝鲜同股不同权

虽然目前中国证监会尚未披露小米红筹企业试点请求的全文,不过,我们可以从小米在港的上市请求文件中失掉不少无效信息。

此前,小米集团已于5月3日在港提交上市请求,IPO联席保荐人包括中信里昂证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并将成为港股“同股不同权”的尝鲜者。

市场人士估计,小米一旦上市,就将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无望成为往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

4月30日起,实施“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将可以在港交所请求上市,这是时隔近30年后,港交所重新启动此机制。而这一革新正巧被小米赶上。

从股权构造看,小米股票分为A类股份和B类股份,A类股份持有人每股投票权为10票,B类股份持有人每股投票权为1票。

详细来看,小米集团A类股份全部由开创人雷军(4.29亿股)和另一位结合开创人林斌(2.4亿股)持有,同时雷军还持有2.28亿股B类股份。

以此计算,雷军算计持有小米集团31.4%的股权,拥有55.7%比例的投票权。

关于同股不同权的红筹企业发行CDR,《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监管任务施行方法》规则,存在投票权差别的,相关布置该当契合拟上市证券买卖所的相关规则,并应明白维持特殊投票权的前提条件,特殊投票权不得随相关股份的转让而转让,以及除境内地下发行前公司章程已有合理规则外,境内地下发行后不得经过任何方式进步特殊投票权股份的数量及其代表投票权的比例。

营收超千亿尚未盈利

在业绩方面,港股招股书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支出辨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运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

2017年,小米支出同比增长67.5%。不过,从净利润来看,小米2017年为盈余438.89亿元;若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原则计量,小米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3.62亿元。


招股书显示,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中心的互联网公司。

目前,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且发明出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中多个种类销量第一。小米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额IOT平台,衔接超越1亿台智能设备。

与此同时,小米还拥有1.9亿MIUI月活泼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创新的互联网效劳。小米称,其拥有首创的“铁人三项”商业形式:硬件+新批发+互联网效劳。创业7年工夫,公司年支出打破千亿元人民币。

公司还在港股招股书中承诺,自2018年开端,每年小米的全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越5%。

值得留意的是,小米供给链中包括了多家A股公司:

闻泰科技(600745)是小米最大的ODM厂商;欧菲科技(002456)为小米摄像头模组的主力供给商;

深天马、京西方为小米多款手机供给面板;

三环集团(300408)为小米旗舰机型供给陶瓷后盖;

欣旺达(300207)供给给小米的锂电池数量接近小米手机出货量三成;小米多款机型搭载汇顶科技(603160)的指纹芯片。

上轮融资估值450亿美元

在估值金额上,此前有报道称,小米希望IPO估值到达900-1100亿美元。而小米上市音讯最令人“冲动”的一点是,依据预算,小米上市后,雷军无望成为新首富,公司千名员工无望完成财务自在。

7日还有媒体报道,据接近小米IPO项目的中介人士称,目前投资人尤其是基石投资者“入围”竞争剧烈,给出的估值普遍在750亿-800亿美元之间,也有一批机构给出超越800亿美元的估值,不过目前尚未敲定任何基石投资者。

回忆小米的融资历程,招股书显示,在IPO之前,小米一共完成了九轮融资,总融资规模为15.02亿美元。最初一轮融资是2014年底的F轮,融资额约10亿美元,估值约450亿美元。


契合“估值200亿/营收30亿”门槛

看到这里,你或许曾经有了答案。

6日起实施的《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监管任务施行方法》(下称“施行方法”)对试点企业设置了三套入围规范。第一套针对已境外上市试点红筹企业,市值应不低于2000 亿元人民币。显然,尚未在港上市的小米不适用这一套。

目前看来,小米应该适用的是第二套规范:关于尚未境外上市试点企业,最近一年经审计的主营业务支出不低于30 亿元人民币,且企业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企业估值应参考最近三轮融资估值及相应投资人、投资金额、投资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并结合收益法、本钱法、市场乘数法等估值办法综合断定。融资缺乏三轮的,参考全部融资估值断定。

小米的状况是什么呢?

如前文所述,小米最近一年(2017年)经审计的营业支出超越了1000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30亿元的规范。

在估值上,应参考最近三轮融资估值。地下材料显示,小米最近一次的F轮融资的估值为450亿美元,倒数第二次估值金额未披露,倒数第三次2016年6月的D轮融资估值为40亿美元,依照最新汇率换算超越250亿元人民币,也高于20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门槛。那么,第二套规范正好适用。

据记者理解,小米的CDR试点请求文件将于近日披露,届时关于CDR发行和募资等详细布置值得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