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位从业者泄漏,和创金服正在大裁员。“听说风控全部被裁掉了,我们指导还让我去招一些被裁掉的风控。”一位北京消金企业风控人员通知新流财经。
以上信息失掉了和创金服外部员工若风(化名)的证明。
“我们外部曾经谈了赔偿,外部业务全部被干掉了。”若风失掉的音讯是,公司全体人员都将被裁,大约触及300员工。
至于大裁员的缘由,若风猜想是公司现金贷业务盈余较严重,以及受近期监管政策影响。
新流财经就裁员事宜联络了和创金服高层,CEO房平表示,最近的确有裁员,“是由于业务要做调整,To C业务全部停掉,所以裁掉了局部员工。”
和创金服结合开创人吴小昊表示,本次裁掉的次要是和C端业务相关的运营、开发以及局部风控人员,人数在100人左右,和创金服现金贷业务去年便已暂停,将来将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一样,面向B端机构输入技术。
屡次转型,现金贷、汽车金融、手机租赁、会员卡均有触及
据理解,和创金服的主体是北京和创将来网络科技无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2016年开端集团化运营,品牌晋级为和创金服。
和创金服旗下产品众多,据其官网引见,和创金服有发条汽车、链海金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融、和创汇金、优分期、复杂借款、年轮数据六项业务。
其中优分期起步于2014年,与趣店、乐信一样,晚期次要做校园贷业务。因受监管政策影响,2016年转型开展为小额信贷业务,目前优分期APP上次要是存款超市业务。
一位前和创金服员工诺夏(化名)通知新流财经,优分期在2016年底到2017年年终半年工夫开展迅猛,顶峰时期一天能放款2000万元,放款资金次要来源于一些金控公司和信托机构。
复杂借款于2016年9月上线,初期次要为用户提供100—5000元,为期30天的小额现金存款业务,目前也开展成了存款超市。
和创汇金次要为平台机构提供基于场景的消费信贷产品处理方案;链海金融次要为小微企业提供风控等处理方案;年轮数据次要面向企业提供风控处理方案。
发条汽车上线于2018年年终,次要面向用户提供一成首付包牌包税包保险的消费分期方案。
此外,若风还通知新流财经,和创金服曾在2017年年底上线了火山钱包、小小租等产品。
据悉,火山钱包上不只有电脑、手机分期业务,还为小额现金贷导流,同时为用户提供会员卡效劳,购置会员卡可享用7天内有限次借款,未成功借款,会员费将全额退还。
小小租则次要提供3C租赁分期效劳。
值得一提的是, 和创金服曾在2016年6月拿下一块网络小贷牌照,即泰州和创互联网科技小额存款无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北京和创将来网络科技无限公司占此公司60%股份。
不过,和创金服CEO房平通知新流财经,和创金服并不敢用网络小贷牌照放贷。谈及不必网络小贷牌照放贷的缘由,房平并未正面答复。
一位互金企业合规担任人表示, 有牌照却不必牌照放贷或许有两个缘由,其一是现金贷自身业务利率高,不合规;其二是网络小贷公司里没有钱,只是空壳企业 。
监管趋严,99%的现金贷或将消亡
从和创金服的产品规划以及近 年的开展方向来看,其实契合当下大少数现金贷企业的开展轨迹:
2014年开端,从校园贷起家;2016年,银监会和教育部出台《关于增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备和教育引导任务的告诉》后,开端转型做现金贷。
2017年12月,《关于标准整理“现金贷”业务的告诉》下发后,开端转型汽车金融或许其它场景分期,也有现金贷平台本来累积了不少用户,便开端开展导流业务;还有局部平台用“会员卡”、“手机回租”等形式,绕开监管持续做“现金贷”。
不过,往年5月30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任务指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互金整治办)下发文件,针对经过手机回租违规放贷、强行搭售会员效劳和商品变相抬高利率、歹意致借款人逾期、虚伪购物再转卖放贷等方式变相展开“现金贷”业务的乱象,要求相关部门停止整治。
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正向现金贷行业袭来。有从业者以为,和创金服大裁员景象也是现金贷行业的一个缩影。
和创金服CEO房平也坦言, 本次裁员、转型确实有受日前互金整治办文件的影响 。
“还是要做合规的业务,还是要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金融产品中的使用,要和传统金融机构多协作。”在房平看来, 本轮金融监管愈加确定了现金贷还是需求持牌机构来做,不正轨的小平台99%都难以存活 。
此外,房平还以为场景分期和现金贷的受众人群实践高度重合,即便现金贷向场景分期转型,也会面临诸多难题,目前行业黑户太多,风控难以控制,在此环境下,年化利率低于36%很难盈利。
一位华东地域农商行副总经理剖析, 微观来看,本轮金融乱象整治其实是上升到维护国度金融平安与波动高度的 。
据银保监会官网信息统计,截至2018年5月31日,往年前5月银监零碎共开出罚单超越1400张,掩盖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到外资银行等商业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据中国基金报统计,仅前10名的罚单算计就被罚超越了9亿元,全部罚单金额至多十几亿元。
“银监会连亲儿子银行都下手这么狠,其它小企业假如不合规更难存活。”上述农商行副总经理表示。
实践从近段工夫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乐信等企业都频繁发声将“去金融”化,转型技术效劳也可以看出消费金融的开展趋向。
向B端机构输入技术是现金贷企业们新一轮的转型方向。
有从业者以为,将来现金贷行业的配角应该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轨机构。“良币终将驱赶劣币,小平台会被淘汰,技术程度过硬的现金贷企业可转型效劳银行等B端金融机构,异样有存在的价值。”
市场上的现金贷企业大多涉猎过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以及不同的消费场景,他们理解其中的风险,以及用户习气。因而可以协助银行等机构更疾速无效地输入特性化信贷处理方案。
日前,一份《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开展研讨报告》调查后果显示, 虽然多家城商行曾经开端了金融科技的探究与理论,但是由于技术储藏、资金实力、人才、机制等方面限制,零碎性、前瞻性缺乏,少数理论没有带来称心的效果 。
为了顺应当下的竞争环境,也有城商行经过与其它金融科技公司协作开发新产品,增加走弯路。
虽然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巨头曾经与不少银行牵手,开启战略性协作,但To B市场仍存在一定开展空间。
引荐阅读:
现金贷政策筑起的堡垒:催收机构何去何从?
面目一新,撕下“现金贷”标签的金融科技公司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