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让创新政策落地生根

发布者:刘书远
导读数据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讨院“创新政策落地状况”专题问卷调查(无效问卷655份)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决胜将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地方高度注重科技创新。相关部门、中央仔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出台了许多鼓舞创新的政策措施,遭到广阔创新主体的热烈欢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些创新政策落地状况怎样样?如何踏石留印抓落实?近期,本报记者分赴杭州、南京、合


数据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讨院“创新政策落地状况”专题问卷调查(无效问卷655份)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决胜将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地方高度注重科技创新。相关部门、中央仔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出台了许多鼓舞创新的政策措施,遭到广阔创新主体的热烈欢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些创新政策落地状况怎样样?如何踏石留印抓落实?近期,本报记者分赴杭州、南京、合肥、武汉、西安、北京等6个创新创业较为活泼的城市,深化调查了120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其间,还结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讨院在上述六城市对多品种型的创新主体停止了“创新政策落地状况”专题问卷调查。从本期起,我们推出“创新好政策,如何落实到位”系列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好政策密集出台,激起创新主体发明生机

20个专利全体打包,转让费高达2000万元!

至今,浙江大学迷信技术研讨院科技效果与技术转移部部长翁宇都记得两年前冲动的心境。这是国度鼓舞科技效果转移转化的新政策出台后,浙江大学单笔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转让数额最大的一项科技效果。这项破纪录的专利,是浙江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应义斌率领多位团队成员做出来的。“这些专利可用于农产品采后分拣、清洗、保鲜的农机自动化配备,省人工、提效率,浙江一家民营企业一眼就相中了。”翁宇说。

依照新政策,职务创造效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重要奉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从原来的不低于20%进步到不低于50%,浙江大学则将这一比例进步至70%。算上去,应义斌团队共取得奖励1400万元!

科技效果转移转化政策的显效是创新政策落实状况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舞创新的政策措施,相当一局部已失掉落实,发扬了鼓励创新创业的积极效果。此次“创新政策落地状况”专题问卷调查后果也显示,76%的受访者以为国度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政策在其所在城市和单位失掉了落实;超六成受访者以为,随着创新政策落实到位,创新环境失掉了分明改善,外地在创新人才培育、产学研协作、知识产权维护、风险投资可取得性和宽容失败的气氛方面做得十分好或比拟好。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创新政策在基层落地时还有困难,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约束了科研人员的手脚。该当采取措施推进这些政策更好更快地落地生根,最大限制束缚和激起科技作为第终身产力所蕴藏的宏大潜能。

要让创新政策落实到位,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和施行细则

调查中记者发现,要让创新政策落实到位,配套措施和施行细则需进一步完善。

——有的政策短少配套措施。

“以之前出台的鼓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政策为例,教师去创新创业了,论文、经费、项目、先生怎样办?编制就这么多,这个教师分开了,他的课布置谁上?教学、科研义务能不能顺利完成?”西北大先生物医学院副教授吕华表示,一项创新政策要落地,需配套措施来保证。

——有的政策还需求施行细则支撑。

“搞农业、西医药、林业的科研人员需求到野外(田间)作业,除了要暂时雇用农民工、导游等劳务人员,向农民(药农)购置蔬菜、中草药等样品,还会常常借住农民家,而这些往往都没有发票”,安徽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花日茂说,《关于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要求,实在处理野外调查等无法获得发票的报销成绩。理想中不少单位没有制定相应的报销规则,没发票仍然报不了。

专题问卷调查后果显示,超越一半的受访者以为外地政府部门和单位在落实创新政策时遇到的次要困难就是创新政策短少操作细则。

对此,受访的多家创新主体建议,国度层面政策出台后,省市政府部门应尽快推出配套施行细则,对一些关键成绩作出明白规则,并发布详细落实、推进的部门;在出台施行细则时,无妨试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白哪些事情不能做,以更好发扬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客观能动性。

要让创新政策落实到位,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协调

——科研经费政策与财务政策应进一步协调。

“为了预算精确,我们只能把科研主干和项目结合请求单位——武汉某大学的教授们布置在宾馆里,花一个多月工夫做加减乘除,把迷信家当会计使。”武汉新烽光电副总经理周久说,虽然有关文件明白要求“简化预算”,但实践操作中,经费预算还得写得十分详细、详细,比方用多少试管、每支试管多少钱,三年的项目要把每一年花钱的状况辨别写出来,最初加起来还要和总数对得上。

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状况?记者在调查中理解到,相关文件都明白指出直接费用中的资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可以由项目承当单位调剂,也就是“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但在详细执行中,一些财务政策往往要求过于严厉。

一些科研人员反映,报账时财务部门要求与项目预算严厉“对表”,否则很难报销。“搞科研不像盖大楼那样可以根本依照方案停止,一个课题3到5年,两头有很多不确定性,运用多少耗材、开几次会、出几次差,都很难提早预测。”武汉大先生命迷信学院教授杨代常说。

在某省的一些城市,科研人员普遍反映,该省财政部门要求科研经费按“三公”经费管理,到年底须花完当年经费的91%,否则第二年就要扣拨。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完成这个“硬杠杠”,到11月份就催着课题组花钱。虽然国度科研政策说“花不完的两年内可以不发出、转为后续的预研经费”,但他们只能按外地财政部门要求办。“最平安、最省事的突击花钱办法就是买设备,不论有没有用,先买来把钱花掉再说,后果往往形成糜费。”

——科技效果转化政策与国资管理政策应进一步协调。

科技效果能转化本是快乐的事,但到了浙江某高校一位从事高分子研讨的副教授这里,却成了烦心事。“谈的是作价入股,去年就做了专利评价,提交给学校,到如今快一年了,还没有审批回来,企业都等不及了!”这位副教授说,他催了几次校方,都原告知“还在走流程”。

该校担任转移转化的管理者对此也很无法。“虽然相关政策要求科技效果转化要快,但目前技术类有形资产执行与国有固定资产相反的管理政策,要完成评价备案等审批顺序。我们学校又属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因而依照国资管理政策的规则,必需要走教育部、财政部两报两批的流程,这样一来工夫就长了。”

某国度级研讨所产业处处长通知记者,虽然该所是“三权下放”(科技效果的运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由国度下放到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事业单位)试点单位之一,但目前科技效果的运用权和处置权仍不能完全按政策来。由于该所孵化的企业有国有股权,按规则每次融资时都要停止国有资产全体评价,周期较长。“评价至多需求半个月左右,评价报告初稿出来后,主管部门会找第三方独立机构审核,通常会有3到5次反应和修正,我们最多改正10次。每一次增资都要这样评价。”

——鼓舞创新转化的政策与考核管理政策应进一步协调。

“一方面政策鼓舞高校教职员工效果转化,另一方面考核的指挥棒依然次要围绕‘排名’和‘双一流’,教师们精神无限,往往会莫衷一是。”南京某高校教授讲起了本人的阅历,“我去年搞产业转化,取得市里很多荣誉,但在学校却被评为‘不合格’,由于我上课不太多。这也太丢人了!往年不搞转化了,说什么也要让教务处把课程给我排满!”

专题问卷调查后果显示,受访者以为,创新政策落实面临的次要困难中排第二位的是政策触及部门多且难协调。

调查中,多家创新主体建议,应探究树立创新政策的联席制度,在政策设计之初,就把科技、财政、国资、教育、审计、监察等有能够触及的部门全部归入,联手制定政策,这样能让政策之间更好衔接。

在科研经费政策与财务政策协调方面,受访创新主体建议,各部门应增强沟通协调,改动用行政思想管文科研的做法;同时树立健全科研诚信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踩红线”的预先惩罚力度。

在科技效果转化政策与国资管理政策协调方面,专家表示,对国有资产严厉管理很有必要,但关于职务创造等有形资产,应探究有别于固定资产的国资管理政策,同时进一步简政放权,将一定数额以下的备案、审核等权限下放,强化制度设计和预先监管。

要让创新政策落实到位,需进一步加强政策的普适性,健全普及宣传和反应评价机制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鼓舞创新的好政策掩盖面还不够广,普适性还不够强,因此不利于落实到位。这在人才政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方针对创新型企业的人才评价政策有待完善,针对中低端人才的鼓励评价政策也有待完善等。

“我们公司一位曾获世界机器人竞赛冠军的技术总监,由于短少论文,申报各种人才方案都落选了。”国自机器人公司产业开展经理何高飞说,企业还想争取一些国度项目、申报各种奖项,也被职称成绩难倒了,“有的要求团队中60%以上是副高职称或许博士,这一项就把我们卡死了。”

“关于技术使用类企业来说,宣布论文意味着要把中心技术公之于众,这么做,企业不情愿。即便情愿,做项目要分秒必争,哪有精神写论文呢?”某软件企业政府事务部总监表示。

受访创新主体和专家建议,应改动过于侧重高校、科研院所的现有评价考核体系,完善创新型企业人才评价政策,做到普遍掩盖、分类施行。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信息不对称、宣传不到位往往会影响创新政策的推行和施行。不少科研人员反映,国度和中央出台的各种政策文件,有的会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加以解读,有的则只是在新闻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或直接挂在门户网站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只能本人去了解政策文件,遇到疑问时往往也不知该向谁征询。另一方面,实践操作中,创新政策的落实效果往往缺乏反应机制,第三方评价也较少。

受访创新主体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政策解读和宣贯力度,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科技创新政策征询效劳平台,受理各类政策征询;还应逐渐树立起创新政策落地的监测与评价机制。

(本报记者田俊荣、冯华、赵永新、余建斌、蒋建科、吴月辉、喻思南、刘诗瑶、谷业凯)

制图: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02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