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搞了这么多年,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数不过来,天天利好从不利空,那社会办医的形势究竟是变好了还是变遭了?
你要说变糟了,那肯定会被扣上“悲观者”的帽子。且不说这个领域已经有大把到港股上市的公司,单说每年涌入的大量资本都数不胜数;再想想国家提出的2030年健康产业16万亿的宏伟前景,已经都快高潮了。
但现实是残酷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社会办医形势可能更加严峻了。
No.1:社会办医还真的很弱
说明社会办医弱的数据大家都非常熟悉,医疗资源(人员、床位)在总医疗资源中的占比非常低,常年维持在10%左右的比例;相应的诊疗人次,大体上也维持在这个水平。这个数据表明,社会办医的服务能力非常弱。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弱的是,社会办医的竞争能力非常弱。这个竞争力指的是与公立医院相比,一个参考指标就是社会办医的规模,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200张床位以上的民营医院在整个社会办医当中所占的比例只有5.4%左右。医院的规模与诊疗科目、设备配置、科研教学等都有关系,所以这也反应出社会办医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人们老说社会办医要找准定位、错位发展,根本就不是什么发展策略,而是被逼无奈。
No.2:社会办医过得真的很苦
怎么个苦法?大家对民营医院苦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没病人,豪华的门诊大厅冷冷清清。那我们在具体看几个数据,看看社会办医究竟有多冷清。
我们都知道社会办医的医院都是比较追求豪华的,但投了大笔钱盖的医院却有接近四成的床位是空的。
还有,社会办医本来就面临着找不到好医生的问题。而且往往为了吸引医生,都要花很大的价钱。可现实非常残酷,民营医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大价钱请来的医生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医生的使用效率比公立医院还低了将近3成。
苦吧,还有更苦的。
No.3:全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整体资不抵债
先说一个惊喜。我一直以为政府只对公立医院补贴,但其实也对非公立医院补贴,虽然我不知道这个补贴的内容是什么。
从2010年到2014年,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贴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比例稳定在15%左右;相比之下,政府对非公立医院的补贴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则从1.5%下降到0.8%。这还不是最悲剧的。我下面以2014年的数据给大伙儿算个账。
2014年,公立医院总收入24202.9亿,财政补助占收入的14.4%,即3485.2176亿;非公立医院收入2232亿,财政补助占0.8%,即17.856亿。这么算下来,政府补助公立医院的钱是补助非公立医院钱数的195倍。
就这一项差距基本就意味着,非公立医院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当然,这还不算最惨的。真正惨的是下面这张图:
从2012年开始,全国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整体进入了资不抵债的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资不抵债的情况日益严峻。
总的看下来,社会办医的现状基本上是很弱小、经营差、活的惨。你说面对这种情况,肿么乐观得起来?
那起码现在的宏观环境更好了吧。是吗?你听说过一个叫“医联体”的词儿吗?这个东西主要是公立医院在玩儿的。
那什么叫医联体?翻译成普通话是这样的:公立大医院的床位不是不够吗,那你把多出来的住院病人转移到底下的医院去;公立大医院的门诊不是排队吗,那你把收不过来的患者让下面的医院收。
这么搞下来,大医院的地盘原封不动,还多了一帮小兄弟一起“勇闯天涯”。难怪泰禾医疗集团总经理潘红说,医联体把民营医院的生存空间都挤成一条缝了。
注:本文所引用数据王力男、金春林、何达等人的研究成果,数据来源系2009-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2013-2015中国卫生和计生统计年鉴。
本周精选文章推荐:
1、全国十强药店入驻的京东到家,靠什么撑起医药O2O的大旗?
2、时隔一年,高举处方外流旗帜的“梧州模式”又有哪些新进展?
3、「非公医疗100+」专访丨杏仁医生马丁:跨过两道坎,诊所不做差异化
8月23日,亿欧将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举办"医健新势力"GIIS 2018第三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就民营医院、诊所、消费级基因检测、互联网医院、医生集团、健康管理等议题,携行业人士一同探讨新机遇下大健康行业的发展走向。
目前,峰会已确认嘉宾包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妙健康CEO孔飞、杏仁医生CEO马丁、亿欧公司副总裁兼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亿欧公司副总裁高昂。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