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年7月初,接触了两家纯做技术输出的医生集团创始人,也在群聊中,发现医生集团存在技术输出大体类似的问题。认为市场足够大,天花板足够高,只要能够抓住一定的病患者群体,就能让公司杀出一条血路。
其实,医生集团创始人都比较自我感觉市场表现似乎良好的典型心态,却抵消不了多数医生集团的启动资金主要靠创始团队自行筹集,谈不上拥有自我造血能力,急于融资和成本控制上的技术难题让创始人倍感焦虑的事实。因为成本问题决定着公司创立之初的生死命运。
现实中,当下医生集团最缺的依然是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渗透在各个业务层面。 虽想法是追赶复制连锁业务,却撞上了自己薄弱的认知环节,又没有意识到自身缺陷在哪,反而妄图以大局致胜,实则更像一个空架子。
不过创始人的智慧在于从善如流。但有这样的心态并不是什么好兆头,症结在於创始人大大高估了病患者对于公司产品的热情。创始人只有明白了资本运作的重要性之后,不能不思考,纯技术输出究竟可以支撑多大的一个市场规模,会不会面临着功能、创新、渠道等各方面的困难,再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很容易遭遇瓶颈难以再突破了?
换句话说,医生集团找到自己该走的路,这其中差的不单是战略眼光,可能还有时运,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做医生集团,如果专攻一个细分领域,本身配置都不低,对团队的技术实力很有信心,至少在国内同行类似的产品技术差距中,凸显出了个人化和柔性化的治疗方向,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再加上对标志性产品做技术优化,满足绝大多数病患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但在具体功能上再怎么专业,总会面临市场更广阔,天花板更高,想象空间更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找到切入规模市场的角度,以及怎样把标志性产品列为重点方向,标志性产品的商业化路径如何更好地延伸。这是医生集团创始人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所谓标志性产品是能够解决病患者实际问题,病患者肯定对这一款有意义的产品认知清晰,更会提高复诊,形成粘性,还会给身边的病患者来介绍,赞许这款产品。如果产品质量不足,难以产生粘度。基于行业级市场的布局能够带来更多的用户行为反馈,从而为接下来的技术研发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
那么,做深做透行业级市场,必须两条腿走路。曲线挺进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如果没有专业行家指明,创始人还要在弯路上多走一些时间。
如果没有使出占踞市场份额的奇招的话,有特色的战略计划最终依然只能随大流,至于会保留多少的特色,就看具体的可行性和创始人的取舍了。
那就是当下突破点到底在哪里?
首先,目前行业端标志性产品是市场的战略性入口。在一些特定的医疗领域,技术更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满足行业需求。
当然,需求商业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市场环境。如果没有一定体量做背书,没有便利的服务做基础,医生集团的崛起一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专业运营管理团队的出现,使医生集团整个业务量得到了增长,也促使了医生集团行业的发展,运营管理公司成了医生集团坚强的后盾。这是成功的商业模式,它满足了多方利益需求,双方都会站稳了脚跟。
其次,未来3-5年内,行业级应用也将会是医生集团标志性产品市场中的重要支撑。
两点互动至关重要。一是建立线上关系,导向线下深化稳固;一是将线上作为窗口宣传,重点在于线下医疗体验,然后反哺线上流量。
也就是说,当完成市场教育阶段后,消费级市场的容量将逐渐变大。发展行业级产品,更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存活、教育市场、培育需求,从而唤醒医疗需求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欲望,赚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策划【非公医疗100+】系列专访与选题报道
消费升级与社会办医大潮下,医美、体检、全科诊所等角色纷纷站上医疗健康行业的舞台,它们在公立医疗机构的另一头唱响高歌。亿欧大健康频道特别策划 【非公医疗100+】 系列专访与选题报道,聚焦民营医院、诊所、互联网医院、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和医生集团等细分,欢迎推荐与约聊。
如果您有合适的企业推荐,请联系亿欧大健康频道负责人郭铭梓(微信:Lelion8742390)。
8月23日,亿欧将在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举办"医健新势力"GIIS 2018第三届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就民营医院、诊所、消费级基因检测、互联网医院、医生集团、健康管理等议题,携行业人士一同探讨新机遇下大健康行业的发展走向。
目前,峰会已确认嘉宾包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妙健康CEO孔飞、杏仁医生CEO马丁、亿欧公司副总裁兼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亿欧公司副总裁高昂。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