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喜马拉雅、蜻蜓FM争抢音频第一股面前,变现仍然是大成绩

发布者:李俊
导读近期有音讯称,喜马拉雅FM或以40亿美元估值融资赴港 IPO。此事虽然遭到了喜马拉雅FM联席CEO余建军的否认,不过蜻蜓FM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中国运营报》记者泄漏,喜马拉雅FM确实在为上市做预备,但仅仅是准备阶段。“目前蜻蜓和喜马拉雅FM都在准备上市事宜,希望能抢到挪动音频第一股。”虽然挪动音频这几年的开展抓到了“知识付费”的风口,但遭到挪动音频用户消费习气尚未构成、用户浸透率低、版权价钱过高
喜马拉雅、蜻蜓FM争抢音频第一股背后,变现依然是大问题

近期有音讯称,喜马拉雅FM或以40亿美元估值融资赴港 IPO。此事虽然遭到了喜马拉雅FM联席CEO余建军的否认,不过蜻蜓FM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中国运营报》记者泄漏, 喜马拉雅FM确实在为上市做预备,但仅仅是准备阶段 。“目前蜻蜓和喜马拉雅FM都在准备上市事宜,希望能抢到挪动音频第一股。”

虽然挪动音频这几年的开展抓到了“知识付费”的风口,但遭到挪动音频用户消费习气尚未构成、用户浸透率低、版权价钱过高和用户转化率低的困扰,使得侵占版权的成绩屡屡演出。在第三方研讨机构艾媒市场征询开创人张毅看来,目前挪动音频还不具有盈利才能。“累计用户量虽然很多,但挪动音频行业不够大,而且依照目前平台资金流转的程度很难养活团队。”

IPO“涿鹿之战”

上述蜻蜓FM人士向本报记者泄漏,喜马拉雅FM确实预备赴港上市。安信证券一位担任IPO承销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便喜马拉雅FM重构VIE,但这间隔真正IPO还十分早,“最多就是保荐人曾经找了,承销商还没开端找”。

关于上市一事,喜马拉雅相关担任人承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泄漏,目前不知情,没有确定的音讯,一旦有将第一工夫告知。

去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音频行业成为了资本追逐的风口, 2017年喜马拉雅FM取得合鲸资本亿元以上D轮融资, 蜻蜓FM获来自BAT等方面超10亿元的融资。值得留意的是,互联网音频行业中不少企业不断在谋划上市。2015年11月,喜马拉雅FM表示公司已完成VIE架构撤除,正式回归国际资本市场。2016年2月,蜻蜓FM也表示争取在国际上市,希望借助资本力气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由于该行业范畴在往年国务院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点目录》中属于制止外资进入的范围,国际一批相关公司或将跟随它们的步伐。

蜻蜓和喜马拉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雅FM都希望成为音频范畴更早上市的企业。 ”上述蜻蜓FM人士表示,音频市场慢热,但这几年由于内容付费而带来了更多的关注,率先上市不只可以降低融资本钱,还可以应用资本杠杆撬动更大的市场资源。此外, 上市公司的品牌效应在国际也愈加分明。“上市事宜两家都在预备,如今预测先后顺序为时髦早。”

独立剖析师唐欣在承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喜马拉雅FM目前仅仅是上市准备阶段,如今的操作是为未来的上市扫清一些妨碍。 音频分享平台是一个绝对比拟小众的范畴,2012年时开展速度比拟快,目前处于绝对颠簸的开展阶段,也是投资人开端思索撤出变现的阶段 ,所以朝上市方向开展很正常。

版权费高企

为尽早上市,各家在商业形式均在积极探究。虽然互联网音频行业赶上了“知识付费”的班车,但是版权费用较高, 用户付费转化率低迷不断是当今互联网音频行业的最大痛点,喜马拉雅FM也不例外。

“好的作品一定会拍成电影电视剧出周边产品,有声响频内容是被电视剧、电影等视频影视行业压榨之后的剩余价值。”一位UGC(用户原创内容)消费团队的成员道出了整个互联网音频行业知识付费的痛点。

目前,从互联网音频平台庞大的内容来看, 传统的UGC内容占据大头 。UGC形式下,一方面能最大限量地发掘优质的内容消费者,为平台带来流量;但另一方面,由于内容提供者自身鱼龙混杂,UGC形式的弊端也逐步显露。

上述UGC团队的成员向本报记者泄漏,PGC(专业发生内容)的巨额版权费用让“囊中羞怯”的互联网音频企业望尘莫及,目前已知的侵权案件中,UGC内容简直成为侵权的重灾区。

3月20日,作家、知名大V曾鹏宇将本人作品在喜马拉雅FM平台遭遇侵权的阅历发布到微博上,要求喜马拉雅FM对此做出抱歉及解释。随后,曾鹏宇在微博上发起征集,以“喜马拉雅FM助力盗版盗播”为话题标签,征集更多有异样遭遇的作者参加,并停止个人诉讼维权。曾鹏宇维权事情惹起很多原创作者的共鸣,蔡春猪、唐小饭和张瑶等知名作家纷繁在微博上发文称喜马拉雅FM平台上还有其他用户侵权发布了他们的原创作品。

一工夫,作为互联网音频行业老大的喜马拉雅FM,被置于言论的风口浪尖。喜马拉雅FM副总裁姜峰此前在地下采访中泄漏, 喜马拉雅FM拥有一套本身版权审核体系,原创内容会被整合进版权管理资源库,用户上传内容经机器自动审核后也会有人工停止再次审核。但用户上传的内容数量宏大,难免会有纰漏。

喜马拉雅FM方面向本报记者引见,公司目前内容消费由PGC+UGC+独家版权三大块构成,同时为主播提供了一整套孵化零碎,这样能保证内容的专业性,也可以发掘优质的原创内容消费者,完成内容的多样化、特性化。 目前平台内已拥有500万名主播,包括20万名认证主播,并拥有市场上70%滞销书的有声版权。

此外,平台为内容创业者提供包括内容效劳、数据剖析、推行、商业化等一系列孵化效劳。往年1月,喜马拉雅FM正式发布“万人十亿新声方案”,将投入三个十亿元,从资金、流量及创业孵化三个层面片面培植音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频内容创业者,协助创作者变现。

据喜马拉雅FM披露,该平台目前已累计拥有4.7亿激活用户,市场占有率为73%,活泼用户日均运用时长达128分钟。喜马拉雅FM付费音频主讲人曾经过千,课程更无数千之多。但是,虽然用户量宏大,付费购置过内容的用户却一直彷徨在1%左右。付费转化率低以外,包括喜马拉雅FM在内的互联网音频公司不得不面对的是知识付费的支出能否掩盖版权的购置和节目运营本钱的成绩。

低转化率亟待处理

地下材料显示,喜马拉雅FM头部产品马东的《好好说话》的订阅用户为18万,而蜻蜓FM携手高晓松推出的《矮大紧指北》也才10万订阅用户。但是在活动宣传推行运营、内容分红等操作环节,则需求继续烧钱。转化率低的成绩,困扰着整个音频行业。 酷狗音乐拥有超越2亿用户,但转化率却缺乏3% 。况且头部资源自身就十分稀缺,仅靠几部优质头部内容,难以继续吸援用户。

一位不愿具名的PGC创作团队成员通知记者,与视频行业动辄千万级别的版权费用有差距,抢手IP独家受权某一音频平台费用大约在7万~50万元不等。目前,喜马拉雅FM下面有上千部免费节目,假如都是独家买断,价钱很高;假如停止非独家受权,平台和节目方都会取得更多的利益。但与此同时,非独家受权的内容由于在各平台都能听到,也无法进步平台的竞争门槛,且独家受权的内容更容易进步收费用户向付费用户的转化率。

异样面临转化成绩的还有内容消费者们。“目前各家平台的非独家受权都是五五分红,有时分也会与平台做资源买卖,假如想上首页引荐,分红会降低。总体来说,平台根本上不会做什么留人的措施。所以,内容消费者更希望能触达更多的平台完成引流,从而发生付费用户的转化。”上述内容消费者表示。

喜马拉雅FM用户向本报记者表示, 喜马拉雅FM的会员年费是365元,但即使如此很多精品课程依旧需求付费,而且价钱大多是在199元,价钱偏贵。比照而言,腾讯视频的年费仅为233元。

为了探究更多的内容付费形式, 去年6月喜马拉雅FM正式推出了智能音箱小雅 ,这是喜马拉雅FM第一次大规模售卖硬件,在将来,这也会成为喜马拉雅FM重要的内容入口。

余建军表示,喜马拉雅FM做音箱,不是为了卖硬件赚钱,而是想以此优化本人的效劳。同时,喜马拉雅FM完全放开协作渠道,欢送其他内容提供者入驻小雅,而喜马拉雅FM也将持续把本人的内容供给给其他音箱。

往年5月,喜马拉雅FM针对儿童推出了晓雅mini AI音箱。不过,唐欣并不看好喜马拉雅FM规划智能音箱产业,“喜马拉雅FM是内容平台,在智能硬件的积聚上不多。这类产品自身市场规模就不大,如今曾经有了不少竞争者了”。


6月15日,亿欧将在上海举行 「智能+教育峰会」 ,讨论AI在K12、素质教育、教育机器人等细分范畴的详细使用,剖析AI落地教育行业面临的应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目前,峰会已确认嘉宾包括:掌门1对1结合开创人兼副总裁余腾、小站教育CEO王浩平、海风教育CEO郑文丞、乂学教育开创人栗浩洋、生长保CEO路小得、智童时辰CEO郭长琛、论答CEO王枫等。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00

喜马拉雅、蜻蜓FM争抢音频第一股背后,变现依然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