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新闻网

新媒体风口红利已过,下半场路在何方?

发布者:陈龙
导读时至昔日,涵盖教育、IP、新媒体、消费等诸多方面的文明产业,不时影响着人们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优化产业构造、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着力 点。近一阶段,不少区域针对文明产业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母基金,推进市场化产业基金的蓬勃开展。而文明产业也在以其昌盛的态势,推进着社会开展与创新完成。2018年6月8日,清科创业、投资界携手华盖文明基金走进厦门鼓浪屿,召开“万物有声

时至昔日,涵盖教育、IP、新媒体、消费等诸多方面的文明产业,不时影响着人们体验新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优化产业构造、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着力 点。近一阶段,不少区域针对文明产业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母基金,推进市场化产业基金的蓬勃开展。而文明产业也在以其昌盛的态势,推进着社会开展与创新完成。

2018年6月8日,清科创业、投资界携手华盖文明基金走进厦门鼓浪屿,召开“万物有声 文明鼓浪”2018文明产业峰会,聚集业界投资机构、文明产业知名企业、厦门政府代表、上市公司 、厦门产业引导基金以及协作同伴,掌握行业微弱势头,分析“新媒体、新体验、新科技”的投资逻辑。

  在名为《新媒体:下半场的生活之道》的峰会论坛上, 华盖资本 文明基金执行总经理 李玮 栋担任掌管人,与十点读书开创人林少、 不测艺术 开创人潇涵、 何仙姑夫 &贝壳视频开创人 刘飞 、飞博共创董事长伊光旭停止了精彩的对话。

以下为对话内容速记整理:

新媒体风口红利已过,下半场路在何方?

掌管人:感激各位!明天请到了四位在新媒体范畴有多年经历的优秀创业者。首先做一个自我引见,我是华盖资本文明基金的执行总经理李玮栋,过来4年次要调查影视、动漫、视频、实景文娱等外容产业的投资,新媒体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明天我们请到的四位嘉宾都跟厦门有很深的渊源,有三位都是厦门新媒体范畴外面十分成功的创业者林少、潇涵和伊光旭,另外贝壳视频的刘飞,旗下也签了不少出自厦门的网红艺人,跟厦门的美图和美拍也有业务协作。

大家先引见一下本人创业公司,包括说创业之初公司做什么业务,到如今呈现了什么变化,变化缘由是什么。

林少:创业之前曾看到厦门的新闻报道,说厦门有一位86年小青年做微博,一个月可以赚几十万。我事先刚刚注册了微博,就是十点读书的前身,初心就是一个月挣几千块钱,可以做一名自在职业者。经过8年工夫,如今十点读书曾经拥有三千多万用户,也算文明类新媒体的头部号。

潇涵:创业之前我在厦门外地电台做掌管人。刚毕业时我掌管的是晚间情感类节目,半夜零点到一点,每天早晨会接到接各种各样老男人的电话。我在创业之前没有任何创业阅历,也没有任何带团队的阅历,然后伊光旭说我想好了一个做艺术的内容方向,事先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就决议一同做事。

一开端我完全不清楚艺术是怎样回事,仅仅是一个喜好者,在阅历过创业之后我发现我这样的人在中国十分多,他们在消费晋级时代外面对本人肉体有追求,对艺术有喜好,但是最大痛点是不晓得怎样读懂艺术。所以我们事先做的事就是协助他们轻松风趣地理解艺术,目前我们节目视频的总播放量大约16亿左右。这样的切入点使我们聚集了一批中国新中产阶级外面的文明喜好者,人数大约在6百万左右,这就是不测艺术的1.0版本。

刘飞:我是做短视频出身,由于新媒体有两个大的分类,一个文字,一个是视频。我们事先做的是自制节目品牌“何仙姑夫”, 2012年接一个广告,报的最低价是八千。我的底线是假如对方砍价到三千也可以赞同,但是他居然没有砍。这让我认识到新媒体宽广的市场空间,然后决议本人创业做公司。

2016年公司资本化,有幸拿了华盖资本和清科的A轮投资,后来开展越来越快,曾经从自制形式开展到了平台型形式。目前贝壳视频拥有全国很优秀的视频创作者或许团队,签约上百人,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越200亿,我们正在用以前的经历,协助更多的短视频创作者停止生长。

伊光旭:我之前做的事情大家都比拟理解,由于飞博共创也是新三板挂牌的大众公司。飞博做的是传达,传达有传达的力气,传达可以推进一些事情。文明不是一个行业,它是一切行业,像艺术一样。艺术是文明的头部,有电影艺术、绘画艺术等。我要做的就是发现中国的超级大脑,经过活动、论坛,我发现有很多可以协作的同伴。将来希望转发传达有价值的信息给群众用户,凭仗转化力和传达力,展开广告、经纪、营销业务,发现优秀的考虑者。

中国需求全新的文明零碎,赋能每个行业,让每个行业看起更安康。将来上市的不只是一个只会赚钱的商品,而是要能启示你人生某个阶段。这团体做了很有意义的事,然后启示你,这是我们要追求的,既赚钱还要牛逼。

掌管人:总结上去,四位就是在用新媒体的形状,重新让受众去消费他的工夫,同时提升大家对美的看法。

接上去的成绩是这样的,华盖资本从12年、13年开端从事文明范畴投资,见证了整个新媒体产业的开展,从08年、09年左右开端有微博和视频的形状,到后来11年左右微信推出大众号,逐步才开端发生这么一个产业。如今这个行业走过8到10年,去年开端行业内出了很多变化,比方如今,大家都说新媒体行业进入下半场,竞争的方式、企业生活空间和几年前有很大变化。

请几位针对这个话题做分享,对下面这个说法你认可不认可?你觉得假如如今行业曾经到了下半场,大家生活的方式,包括将来生长途径有什么不一样?

林少:首先我认可下半场说法。后面5年是微信红利期,晚期有一两团体可以把这个事干了。但是到了这两年,很多资本开端进入这个行业,有很多团队拿到融资,微信大众号红利期就过了,进入到一个成熟期。

如今这个阶段很分明的一个景象是,假如做新媒体一两团体会很困难。十点读书最早是3团体,如今一百人,商业形式从最早的广告到如今内容付费再到电商、做线下书店,曾经不像一个新媒体公司。晚期是新媒体公司进入许多行业范畴,将来新媒体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分明,头部公司抢先优势越来越突出,这时分下半场就来了。

潇涵:我的感受和林少有很多类似中央。我赞同新媒体进入下半场,也很赞同马太效应。毕竟创业是马拉松,不是一个百米长跑竞赛,我以为有两个字是一切行业都十分重要的,却是如今70%以上的新媒体都疏忽的两个字——“用户”。我参与了一个所谓新媒体训练营,到的是各个行业外面头部大V,我觉得一个风险的状况是大家聊的都是流量,聊我怎样做10万+等等。每团体都疏忽了用户,疏忽了我们要带给用户什么。所以我以为新媒体最大的价值,是它可以直接衔接到用户,站在与用户接壤的路口。新媒体的价值不在于渠道,在于用户;新媒体行业能杀出来的公司,是真正做对用户有价值事情的公司。

刘飞:我觉得更像1/3场,站在我们做短视频的角度,从阶段上看,微博、微信是早于视频一步的生态,视频更严厉来说是从16年起步,17年是风口,往年可以说是洗牌阶段。往年底或许明年上半年会有头部的公司开端出来,像如今像十点读书这样微信的头部公司一样。在资本化或许商业形式上,到了公司对用户价值提炼愈加清楚的时分,这个行业才是到了下半场。下半场的意义,更多在于如何把蛋糕做更大。

伊光旭:新媒体行业是不是到了下半场,这个成绩是一个有效成绩。你问一团体是不是做新媒体,仿佛问一团体是不是开店的。新媒体是一个行业,像50年的新媒体是电视,假如我们答复一个静态成绩就等于没有答复。

接上去怎样玩,我们做自媒体创业,每个公司不一样。像36氪的微信和微博阅读量很差,但他不需求刷流量存在感,他衔接的都是行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刷流量、粉丝数不是做新媒体的价值实质。第一个要了解本人行业,要成为迭代很快的人。第二脑子不能懵懂,要有洞察者。新媒体进入下半场,是个伪概念。

掌管人:的确,关于创业者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投资人关于行业的了解,很多看法跟在座各位相似。随着国际智能手机存量和挪动互联网用户总量到顶,大家会发现用户每天花在内容、文娱的工夫到了绝对的瓶颈阶段。这种状况下,越来越多内容在争夺大家的工夫和留意力,只要曾经给用户构成弱小认知的品牌才干继续占据用户工夫,才无机会保送好的内容或许卖东西给用户。中晚期做内容创业的公司,能够他们进一步占领用户心智或许工夫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觉得到了前面,像飞博共创,十点读书、贝壳视频这样的公司,到了一定的用户量,做外部孵化的成功几率会比从零开端创业更高。十点读书下半年会孵化一些新的针对垂直范畴的大众号,能够飞博共创也有相似的时机。新媒体行业站在一个绝对的高点上去做创业能够绝对容易一些,假如还是沿用8到10年前的方式,难度会很大。这是我的了解。

接上去的下一个成绩,整个的内容行业或许新媒体范畴,过来的这一年面临很多市场剧烈变化,包括来自政府的监管、客户需求的变化、用户偏好和构造的变化,我想晓得大家怎样去对待这些变化?你们在下半年或许将来一年外面有什么新方案来应对这种变化,让本人的公司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

  林少:先谈谈政策,做新媒体,做内容还是要去研讨政策。最早做新媒体不怎样让做新闻,由于没有证,这个证还是掌握在一些机构外面。然后去年开端整理八卦和低俗。十点读书要确保本人的内容在平安线外面,我们的内容强调暖和调性;第二个要有一个平安的审核机制,不同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公司很多没有这种审核机制。我们也是在最近几个月开端完成三道审核的 顺序 ,每个号的担任人审一遍,主编审一遍, 合伙人 审一遍。

第二点就是微信的红利,大众号的红利没有了。过来我们一天增长3-5万用户,如今用户增长变缓。

将来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十点读书除了专注做大众号,我们还研讨小顺序和APP。很多人犹疑APP要不要做,做APP还是做大众号,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会寻觅新时机。往年底我们在厦门会开一家书店,尝试寻觅线下的流量时机,看看线下能不能触达更多用户。

潇涵:我就分享一下我们最近踩过的一些坑引发的考虑。1.0版本时我们以轻松风趣聊艺术的方式带大家进入艺术的门,积聚了一些用户。同行也晓得我们事先做了一些电商的尝试,比拟成功,很快做了变现。到了17年的时分我们尝试规模化变现,比方做内容付费。那时我认识到一个风险信号,就是我追逐这些热点的时分,不小心丢掉了用户价值。

我忽然认识到,一个企业真正要走的久,就要做对用户有意义的事。我们的初心是什么,要带给用户什么。我们发现很多大中小学的教师把不测艺术的视频拿到课堂上,当教材给先生放,有很多留言说我事先看不测艺术的视频的时分读初中,如今高三了。前两天有一团体采访不测艺术,说我大学看你们的视频,如今曾经任务了。我们陪伴他们生长,陪伴他们走进艺术,让他们从艺术小白变成艺术喜好者,在用艺术改动他们生活的时分,我忽然发现我们做的意义在哪里。  

艺术带给人的就是心灵的翻开,提升档次是根底,但是最重要的是改动生活,进步兴趣,找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不测艺术要做什么?我们要考虑这样一个成绩,假如明天艺术内容是用户接触艺术的第一步,怎样把艺术内容做的足够大,足够垄断,要把我们的能量赋予给更多的喜好者。我们做了一个小尝试,在微信上每天发布 一幅画 让大家解读,然后发现每天都可以收到很多的留言。我们往年给梵高过生日,在当天收到两万多条留言,每团体在讲述他们是怎样样追梦。我们可以让艺术走到人民的生活外面,我们可以走到博物馆外面看到一幅画就晓得这个画在讲什么,这是艺术和人的关系。将来,我们会以更平台化的方式来做。

刘飞:说到政策,我是从11年开端做视频,这些多年见证了许多行业、政策上的变化。如今的政策调整对行业开展无益,行业需求污染,一方面可以促使整个行业良性洗牌,真正契合主流文明的价值观、内容会留存上去。

第二个从内容自身来看,一开端新媒体实质上就是传达,做内容要做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我们如今针对的用户都是一些90后甚至95后年老人,要有责任感,做更契合主流文明的东西,哪怕是轻松搞笑的。

将来希望发掘更多视频创业者,帮他们疾速生长,同时为用户、观众带来更多风趣、轻松、有价值的短视频内容。

伊光旭:从行业来讲政策调整没有影响,行业最初存活上去的一定是可以顺应这个规律的公司。

掌管人:如今是一个绝对比拟严酷的生活环境。我问一个比拟理想的成绩,大家往年是觉得钱应该省着点花、以存钱为主,还是说到了抄底的时分,应该用很有价值的钱去投资一批新内容,大家会怎样规划本人手里的资金,包括将来的一年外面会不会有新的融资方案?

林少:我们往年会持续融B轮,这两年数据跑得不错,整个行业出来一个新的内容付费赛道,很多投资人也很看好。拿了钱怎样花,一块就是招募人才,十点读书去年在北京开了一个分公司,厦门、北京两边招募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人才是首要的。

第二个用户,如今我们有将近40000万的用户,希望2年后可以到1亿多用户,速度快一点,假如资金出去,速度可以更快。

第三点就是想做书店,很多人在问为什么做书店,以前书店不太赚钱。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要做品牌,有一些公司能够要投电商,我们则要把这钱投到书店去。将来方案推出30家书店。腾讯、阿里正在疾速规划新批发,线下流量越来越贵,我们会尝试线下获取流量触达用户,把线下当成一个新的变现方向。

潇涵:第一个事情一定是人才,人才最重要,我往年方案是再造一个不测艺术,我们之前曾经验证的逻辑是通的,我们会把这一套逻辑赋能给更多人。在不测艺术2.0的阶段,我们让艺术改动大家的生活,大家对这个东西有兴味的话可以跟我联络。

我们刚刚引入一个COO,他原来也是结合开创人,不断在做文明产业。我没有把不测艺术定义成新媒体这个行业,而是想做文明产业外面链条中的一环。腾讯如今也在规划内容,而且是用科技加文明的方式规划。假如去做花钱的事,我们一定要花在第一怎样把内容做好,更扎实,第二怎样更好衔接用户这两个方面。假如我们是文明产业链外面很重要一环,希望找到能跟我们发生战略协同的投资人,比方华盖资本,他们在文明产业上下游链条上规划十分完好。

刘飞:融资是为了用钱买工夫,拿投资人的钱比广告主更容易,资本化才是真正可以疾速让公司开展的手腕。资金运用方面,我们会围绕签约红人这样的业务版块来加大投入,同时在新的业务探究或许现有业务上持续投入,目的就是为了做变现。如今内容创业就是变现,关于我们来说,帮红人赚到钱也是我们要做的事,后期一定要投入。

伊光旭:团体企业怎样花钱,大家思绪会有差异,我就不答复这个成绩了,这个比拟细节。

掌管人:最初一个成绩,讲一点理想化的东西,久远来看,你想把公司做成什么样。

林少:假如用一句话讲,能够十点视频将来就是要成为效劳中国女性的文明生活品牌。我们希望在将来3、5年线上拥有1、2个亿用户,产品包括大众号、音频、短视频、课程,线下有30家书店,一同去寻觅文明生活的效劳方向。

潇涵:我希望不测艺术成为用户理解艺术的第一站。

刘飞:我们做的是内容公司,希望将来每天有几千万或许上亿人会受我们内容的影响,能给他们带来欢乐。

伊光旭:我要把飞博共创做成与我的团体追求、兴味相交融的公司。我的追求就是这家公司的追求,我死了当前,值得刻在我墓碑上的字都是我想做的事。我想做的是一家没有边界的公司,以文明、艺术为抓手,顺应时势,培养时势,勾结最牛逼的头脑,衔接最有头脑的资本。

掌管人:总结上去,大家是借新媒体生长的工夫窗口切入文明产业,将来在下半场的全体规划还是做强现有主业的同时,扩展到文明产业的更多相关范畴,能够是教育培训、艺术、文娱等,也有能够是书店等线下文明消费空间。

如今虽然是一个下半场的阶段,但我觉得将来大家会在不时阅历竞争考验之后,进一步的生长。希望在座各位应用好行业资源,共同开展。